第五章 气量·鸿门宴疑云(6 / 16)
酒的宴会期间杀刘邦,则只能适得其反,不但会让天下诸侯耻笑,也会失去靠生死打拼才艰难聚拢起来的人心。
刘邦其实也不想对抗项羽。人在得意时,很难做到头脑清醒。刘邦入关,可以说历尽千辛万苦,当他坐在咸阳宫那张秦始皇曾经坐过的龙椅上时,面对珠光宝器、美女佳人,刘邦觉得实在应该好好放松一下,享受享受这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过刘邦还没来得急享乐,便被樊哙和张良泼了一瓢冷水,在他们的建议下,他只得万难忍住了欲望,开始低调做事,高调对待人民群众。
尽管刘邦后来在关中做得很乖巧,也大大树立了自己的光辉形象,但他仍旧做了一件错事,就是听取了一个他后来轻蔑地称之为“鲰生”的人的话:派兵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入内。刘邦觉得此举可行,于是“然其计”,很高兴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为了深入分析刘邦为什么会作出“然其计”的判断,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段话。鲰生对刘邦说:“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彊。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这段话说了三个意思:一是关中地利好,富庶而险要;二是章邯已被项羽封为雍王,受封地就属于关中的一部分;三是千万别让其他诸侯抢夺了咱们的胜利果实。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关中是个好地方,千万别让别人给占了。
这话是很对刘邦心思的。刘邦现在已经占领了关中,在函谷关驻兵也是很正常的事,而且关口一封,关内尽属刘邦,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关中王的感觉。但此举会招惹得项羽不高兴,这倒是刘邦预料之外的事。因为他根本没想过要对抗项羽,他很清楚那无异于以卵击石。他当时只想守住这块肥肉,不让章邯入内,不让其他诸侯入内,根本没想到还有项羽这一层。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刘邦入关之前,就已经发现这方面的苗头了。刘邦西进关中,不断攻城略地,走的并非一条毫无遮拦的坦途。而且觊觎关中的,并不止刘邦这一哨人马。当时赵国的别将司马卯也“欲渡河入关”,刘邦于是“北攻平阴,绝河津”,宁可绕道,也要挡住司马卯的去路。作为赵将,司马卯没必要遵守楚怀王“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但作为反秦大军的一份子,杀入关中、直捣秦朝老巢也是很正常的事。不过对于刘邦来说,司马卯此举无疑对自己是一个威胁,因为他可能会因此失去最先入定关中这一首功。所以,在利益面前,刘邦并没有将灭秦摆在第一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