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才·被重视的快感 (1)(6 / 22)
,一直支撑到项羽归来,才不致酿成大错。钟离昩始终追随项羽,直到项羽乌江自刎,他才投奔了好友韩信。
这三个人也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对项羽都忠心耿耿。
范增怒骂项羽,是恨铁不成钢,自然也是对项羽忠心的一种表现;龙且盲目出战,你说他轻敌也好,自大也好,总之他是想尽快拿下韩信,好让项羽放心,这才急功近利,不可谓不忠心;钟离昩被离间,对项羽仍旧不离不弃,更是一副赤胆忠肝。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项羽的几个特点:
首先,项羽喜欢有个性的人。项羽本人有个性,性子直,喜欢的人自然也属于此类。
其次,项羽喜欢将才而非帅才。龙且和钟离昩都是骁勇善战的大将,和项羽一样,勇冠三军。就是范增,虽饱读诗书,却不是整天子曰诗云的主儿,那动不动就蹿的脾气,也颇具大将风范。这些人有个致命的软肋,就是都有“将”的勇,却没有“帅”的稳,但是项羽喜欢,因为其本人也只是个将才而非帅才。这些人都凑一块儿了。
第三,项羽心眼不是很大。面对范增的怒骂,项羽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是老大不高兴,否则不会连个表示都没有;对陈平的离间计,项羽不可能弱智到没有一点分辨能力,但是他心里盛不下事,于是便表现在脸上,表现在行动上。其实只要稍稍过一段时间,项羽想开了也就没事了,可惜范增心眼也不大,忍不了,走了。
【3.人才的跳槽】
人是活的,是有思想的。人才的主观性则更强些。他们会寻找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上司,寻找能展现和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这些都对了口,他们就会大展拳脚,大有作为。反之,如果他们总是被压制,感觉没有出头之日,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另谋高就。这就是跳槽。
现在的领导们总是喜欢说两句话:要靠待遇留人,要靠魅力留人。这一方面体现的是领导自身素质,要善于发现人才,感染人才;另一方面体现的则是领导手段,要让那些人才看到实惠,得到实惠,才能防止人才的流失。
楚汉对峙之时,人才跳槽的现象就很突出,很值得思考,也很值得借鉴。最典型的莫过于韩信和陈平。
韩信最初在项羽帐下任郎中将,曾给项羽出过几次主意,结果项羽都没采纳。韩信觉得很没面子,后来听说刘邦要去巴蜀一地任职,于是便去投奔刘邦。结果在刘邦那还不如在项羽那儿混得好呢,在项羽那儿起码还是个郎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