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才·被重视的快感 (1)(7 / 22)
将,属于秘书级的,在刘邦那只做了个连敖的小官,管仓库粮饷,连跟人打交道的权力都没了。
就是这样一个小职位,韩信都没能当多久。后来不知为何,韩信“坐法当斩”,受牵连被判了死刑。就在刀斧手准备行刑时,韩信看见了滕公,滕公的职务是太仆,就是给刘邦赶大车的司机,于是大喊:“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说刘邦不就是想得到天下吗?那干嘛还要杀勇士呢。滕公觉得他出口不凡,于是放了他,并把他推荐给刘邦,刘邦于是封韩信为治粟都尉,还是管粮食,官也不大,最多由原来的具体操办事务,变成了现在的指手画脚。仅此而已。
韩信不受重视,或者说没达到他理想的要求,当然心有不甘,于是便找到丞相萧何,想让萧何再给推荐一下。萧何很欣赏韩信,也打算找机会向刘邦推荐,结果可能因为工作忙没顾上,事情就给拖了下来。韩信觉得没戏,干着也没劲,就又想拍屁股走人,于是便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典故。后来还是因为萧何的大力举荐,韩信才最终脱颖而出。
陈平总共投靠过三个主公:魏王咎、项羽和刘邦。在魏王咎那儿,陈平的职务是太仆,和上面说的滕公一个职位,掌管马匹车辆。陈平离开魏王咎,有两个原因:一是“说魏王不听”,给魏王咎出主意人家没理他;二是“人或谗之,陈平亡去”。有人说他的坏话,于是拍屁股走人。而后陈平又投奔项羽,跟随项羽入关,被项羽赐封平爵卿。殷王司马卯反楚,项羽又封陈平为信武君,让他去平叛。结果陈平没打,而是靠一番说辞,招降了殷王。兵不血刃,项羽很高兴,“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又是升官又是赏银。后来刘邦攻下殷地,殷王又投降了刘邦,这显然说明当时陈平的工作没做扎实,于是项羽很生气,“将诛定殷者将吏”,准备处死陈平等人。陈平见势不妙,再次拍屁股走人,后来便投了刘邦。
那么,项羽为什么会失去这两个人才呢?
首先,这两位和项羽不是一路人。项羽尽管在学生时代没怎么好好学习,但他受的也是正统教育。而且因为祖上的风光,家族的荣耀,家庭的熏陶,项羽在思维上是很传统的。可韩信和陈平就不一样了。
韩信还是个老百姓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穷又没人缘,这点和刘邦比差远了,所以连被推荐当个小吏的资格都没有。韩信“不能治生商贾”,这点倒和刘邦的“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有一拼,都是游手好闲的主儿。而且韩信还有个坏毛病,就是“常从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