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信念·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1)(3 / 22)
,一个打不过另一个,于是开始避其锋芒,不再和他发生正面冲突,而是采用一些手法,比如打闷棍、撒石灰等。这打闷棍、撒石灰便是手法了,并不见得有何稀奇。
我们先说说无间道。刘邦一直是个偏重于心机的人。早在刘邦决定与项羽正面对抗之前,他便已埋下了一个很好伏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导演了一出无间道的好戏。这个戏的主角就是项伯。项伯是项羽的叔叔,在身份上有着旁人不能比的优势,是无间道的最佳人选。直到楚汉战争结束,项羽乌江自刎,项伯都一直跟随项羽。但他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人在项羽这,却一直在替刘邦做事。这个源头起于鸿门宴前后。
前面介绍过,项羽入关后,对刘邦产生了意见,想发兵灭掉刘邦,项伯怕伤及曾经对他有恩的张良,于是连夜给张良报信,张良又赶忙将情况汇报给了刘邦。刘邦本来对项羽的行动还蒙在鼓里,在那该吃吃该喝喝地做着关中王的美梦呢,项伯的消息可谓及时雨,一下点醒了梦中人,让刘邦躲过一劫。刘邦赶忙抓住项伯这根救命稻草,让张良把项伯叫来,说“吾得兄事之”,我得像待亲哥哥一样待他。项伯进来,刘邦果真像见了亲人一般,拉着手哥长哥短地寒暄一番,然后“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口头承诺和项伯做了儿女亲家,彻底将项伯策反。此举对刘邦来说意义非常重大,因为此后项伯起到了他人无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项伯让刘邦躲过了两次危机。一是阻止了鸿门宴前的兵戈。项伯本是去找张良的,却没想到会有此意外收获,居然和名噪一时的一路诸侯刘邦攀上了亲戚,自是美得不亦乐乎的,于是心甘情愿做起了刘邦的说客,回去之后便劝阻项羽,还说了刘邦一大通好话,从而免除了一场生死火并,让刘邦躲过一劫。要知道,当时的刘邦在项羽面前不过就是小菜一碟。二是项伯在鸿门宴中身护刘邦。刘邦到项羽大营中去谢罪,席间,范增安排了一出“项庄舞剑”的表演秀,想借机除掉刘邦,结果被项伯看出了门道,于是不顾身份、不顾岁数、不管场合,毅然起身陪舞,拿剑挡着侄子项庄而护着亲家刘邦,让范增的计划泡了汤。
其次,项伯为刘邦谋得了一个福利。这个福利就是汉中之地。项羽不想让刘邦在关中当王,将其封在了巴蜀,也就是现在的四川一地。四川现在是繁华了,但在那时就是个不毛之地,是秦朝流放罪犯的地方。刘邦对此当然心有不甘,于是让张良“厚遗项伯”,给亲家送去不少礼物。张良这人办事也牢靠,不但没有从中截留,还把刘邦赏给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