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信念·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1)(8 / 22)
实过了一把大款瘾。他派人混进项羽阵营,上下使钱,买通人手,开始大造舆论,说钟离昩等人作为项羽的大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中心意思就是:钟离昩等人和项羽不是一条心。不是一条心的原因,是钟离昩等人战功赫赫,却没被项羽封为王侯,所以想帮着刘邦灭项羽,将来好得到分封。
世间最好的舆论传播方式,不是搞新闻发布会,也不是微博上的应用推广,而是群众间的口头相传,因为它更具有真实性。消息一经散播,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得有鼻子有眼,也终于传到了项羽耳朵里。项羽还真上当了,正如陈平最初的预料:“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项羽和钟离昧等人间的关系毫无悬念地出现了裂痕。
项羽上当的原因,自然是觉得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也是反间计屡获成功的一个症结所在,因为它抓住了人性的弱点。正如拿破仑所说: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老有人说钟离昩等人的不好,项羽还能觉得他们好吗?所以,项羽产生疑惑也在情理之中。疑惑之后,对钟离昩等人的态度便生冷了,见面也没个笑模样,不像以前那样亲近了,再分配工作时,对他们也就不放心了,能找别人就干脆找别人了。
陈平的功夫总算没有白费,钱也没有白花,但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因为除了这些大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人物,也是刘邦最忌惮的人物,就是范增,还没有被拖下水。范增在项羽阵营中算是个明白人,足智多谋,经验老道,而且最重要的,他好像对刘邦一向没有好感,鸿门宴时就差点要了刘邦的小命,让刘邦至今仍心有余悸。范增的智谋加上项羽的勇猛,珠联璧合,强强联手,是项羽军队永葆战斗力的强有力的保障。不破坏这种联合,刘邦的日子就永远不会好过。对付范增,不能采用对付钟离昩等人的伎俩。因为范增不是武将,他没有战功,自然谈不上居功自傲,也谈不上想分地封侯。对付他得使别的法子。可巧,项羽再次给刘邦提供了这个机会。
项羽不是已经开始怀疑钟离昩等人吗?于是便派使者到刘邦处,借机观察形势,打探消息。刘邦见项羽的使者到来,于是摆下一桌丰厚的酒席,准备好好招待。等使者落座,问明身份,却故意惊呼道:“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我还以为是范增先生派来的使者呢,原来是项羽派来的呀,白忙乎半天,酒席都撤了吧,用不着这么费事,随便弄俩菜就行了。于是“以恶草具进楚使”,不但饭菜质量大大下降,就是盛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