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3 / 4)
元之名。
瞧着表兄弟俩的背影消失,胡庆丰身旁的幕僚不觉蹙了下眉头道:
“太后娘娘真说,想要启用王家?王梓云确然也算有才华,人却不免有些轻浮。”
胡庆丰“噗嗤”笑了一声:
“这上面,你就不如我啦。”
周旋于官场中这么多年,胡庆丰旁的不行,察言观色却最是在行。
太后娘娘并不是不喜欢有才华的人,而是不喜欢陆瑄这样有才华却投到了皇上那一边的人。
这王梓云出身名门,自己也派人打听了,在江南士子中颇有威望,就凭这,太后娘娘就必然欣赏。
更别说,胡庆丰还有自己的算计。照心腹传来的消息,那陆瑄别看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却是个真有才华的,想要拿掉他并不容易。既如此,当然要给裴云杉提供另外一个差不多的选择。
想来想去,也就是这王梓云了。
再有就是,真是裴云杉不愿意,自己还得指着王梓云和陆瑄对上把陆瑄压下去呢。只要大家都说王梓云的才华更胜陆瑄,那裴云杉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到时候迫于天下攸攸之口,皇上担心失去民心之下,起码不会点了陆瑄状元之名——
之前胡庆丰还夸海口,要让陆瑄名落孙山,这会儿却已是把底限压到了最低,只希望,不是状元就成。
当然,对这一点,胡庆丰觉得还是有九分把握的。
至于裴云杉,这会儿怕是正头疼呢。不过有自己的人敲边鼓,甚至皇上的人怕是也不敢支持他一意孤行……
当天下午,又发生了另外的事情,竟有学子开始围堵贡院,更甚者还有人把写了抗议书的纸条用砖头包了往贡院投掷,一时京城九门全都戒严,武安侯袁烈亲自带人前来讯问事由,若非来的及时,控制了几个带头闹事的举子,贡院险些就被这些人给冲破了。
从大正立国,还是第一次春闱时发生这样的大事,听说皇上气的接连砸了好几个茶盅,倒是胡太后命人赏了胡庆丰好多御赐贡品。
京城惶恐不安,贡院内更是人人自危。
要说做主考官,本是天下文人都渴望的事情。不说自己十年寒窗苦读,今日却要执掌他人命运的骄傲和感慨,便是资历中加了这一笔,履历可就比旁人要耀眼的多了。
可这样的前提却是,春闱能完美拉上帷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