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149(4 / 6)
他没有理会陈焕之迷茫的眼神,而旁边的刘鑫源看起来明白了些什么了,曼利开始切到下一个表格,“然后是身体的内倾角度。”
“在一个复步过程中,当你从支撑到腾空的时候,由于运动的惯性和方向——你要知道,当你在跑弯道的时候,你觉得自己在跑一条圆周线,其实你是在跑这条圆周线的切线,你的每一步都是向前而不是弧形的,而下一步又会改变上一步的方向——总之在你腾空的时候,你的身体会更向内倾斜,和地面的夹角也会变小。”曼利用两只手比划出一个左右脚触地和腾空的过程,“当你结束腾空开始触地支撑的过程,重心就会向你另一只触地支撑的脚移动,这样你跟地面的夹角就会变大。然后又出现腾空的时候这个角度又会变小,人体就是这样在弯道上摆动着前进的。”
“苏的左支撑和腾空时的角度平均相差1.96°,右支撑和腾空平均相差1.55°。而跨栏的黄,她的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99°和1.61°。”曼利说,“而陈,她是3.01°和2.88°。”
没人说话,除了若有所思的刘鑫源恐怕别人都还没明白他想说什么。
曼利看了陈焕之一眼,陈焕之在座位上瞪大了眼睛盯着那三行代表了她们三个人的表格,他又切换了一张幻灯片,“这是我们的数据库中根据十二年来全美锦标赛200米决赛录像而做的平均数据分析,在历年的奖牌得主中,只有两个人的左支撑和腾空角度相差超过了2.1°,其他所有人都保持在1.7到2.1°之间。”
“陈,在你沿着弯道跑动的时候,”曼利说,“你花了过多的精力,控制每一步落地的一瞬间,这让你用力过猛。在其他人只需要向外倾斜两度的时候,你不得不倾斜三度。这种超出常态的摆动幅度代表你的肌肉紧张、神经也不放松,速度损失很小,但我恐怕你在这样的状态下跑不出自己应有的速度。而且这种用力的控制会额外加剧你的体力消耗,这也是为什么你跑到200米的最后会超出常理地累。”
“我看了一下你的亚运会决赛录像。你的最终成绩22秒13。在前100米你花了11秒17,而后100米你用了10秒96,这跟你的百米成绩可差得太远了。”
陈焕之有点沮丧,是的,在过弯道的时候用技能是个大挑战,与直道不同,不管练习多少次都觉得是个大挑战,“我没办法在放松的同时完成弯道。”
“但是放松的状态下你的速度更慢。”曼利点点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