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1 / 15)
温热,却仿佛不存在的童年里曾丢失的某些什么,意外地回访此地,又温柔地重访了他……
甚且,在许久之后的后来,K将会明白,那确实并非“空白”;反而像是某种“充盈”,某种“填满”,某种难以言说的,悬宕在体外的心跳——
然而于当下瞬刻,K将不会知晓这些。有更长的时间,K将持续陷落在一种关乎失忆与晕眩的困惑里。
在那时刻,K只会知道,在被逮捕后第五天,Eros便因病亡故了。
* * *
[1] 彼时,古典时代常见所谓“疲劳轰炸”之审讯技巧早已走入历史,不再施用;因仅需少许药物或类神经生物便能轻易达致相同效果。
[2] “微型监视器”为第七封印审讯室标准配备;审讯室之地面、壁面、桌面与单面镜上均嵌入有微型镜头,随时捕捉被讯问者各角度之局部特写,以供记录参考。换言之,审讯者K所得以监看之制式画面为一自各相异角度所捕捉之特写。多数时刻,此类众多特写以分割画面同时并存于显示器屏幕上。
[3] 维基百科“全像显示”(Panovision Projection Technology)词条说明(2289年7月15日最后修正),部分节录如下:
“……全像显示乃显示技术之一种,其光影效果类似古典时代需佩戴特制偏光眼镜观看之3D立体电影;然成像原理完全不同,亦无须佩戴特制眼镜即可精准呈现三维效果。其乃结合古典时代末期即发展成熟之两大技术——‘纳米技术’(Nanometer Technology)与‘人工智能环境感知技术’(AI Environment Sensing Technology)而成。其中别名‘变色龙’之‘人工智能环境感知技术’,初时多数应用于国防工业,以制作掩护衣、掩体、隐形战机、巡弋飞弹为主。其材料能自动感知周遭环境之颜色、质感、形态或温度,自行变化自身之质感、样态,一如变色龙以保护色藏匿于环境中。而‘纳米技术’则用以提高材料分子变换保护色或材质之精准度……‘全像显示器’即为此二技术之高精密度结合应用……”
“……将全像显示技术与前此之古典摄影技术相较,即可知其差别。古典时代,一般摄影机于摄录画面时,仅能摄录画面中物体‘面向摄影机之平面’——举例,当公众人物面对镜头说话,摄影机自然无法摄录该公众人物之背面或侧面,以至于画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