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2 / 6)
正面输出,否则他还是没办法得到自己想要的传教凭证。
马国贤在两者之间权衡了一下,向石咏伸出手:“亲爱的咏,成交!”
石咏虽然觉得这个称呼很“肉麻”,但他很高兴马国贤是个识时务的人,便也用力回握马国贤的手。
暗处原先坐着的那名书吏,便拿着马国贤的“口供”,悄无声息地从室中溜了出去。
对马国贤的审问,牵扯出了国公阿布兰和贝勒苏努。这十七阿哥与石咏就都管不着了。石咏因为在南书房行走的关系,曾听见廉亲王允禩保举阿布兰,而雍正则准其所奏,似乎因为阿布兰支使马国贤的阴谋没有得逞,便不曾额外降罪阿布兰。倒是苏努府中因为有个子孙犯了不法之事,受了宗人府的处罚。
随着马国贤的出京,这件事似乎就这么悄悄过去了。
而石咏却在理藩院张罗起了另一桩大事。目前理藩院除了管辖域内各族之外,名义上仅仅负责处理对鄂罗斯公国的外交关系。石咏认为这种处境对理藩院而言很尴尬,既然管着鄂罗斯,倒不如干脆建立一个衙门,将所有对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全部管起来。
十七阿哥不反对理藩院与洋人往来,反正他时常需要对付鄂罗斯公使那个大胡子。“可是,茂行,你觉得,真有必要再单独建一个衙门,将对各国的关系全部管起来?”
石咏点头:“当然得管起来,咱们只对着鄂罗斯公使一个怎么行?鄂罗斯也是个大国,边境绵长,不仅东方边境对着咱们,在西方边境上,它也有不少对手。既然鄂罗斯敢打喀尔喀蒙古的主意,咱们为什么不也打打鄂罗斯对手的主意,建立起外交关系,哪怕狐假虎威,也可以吓唬鄂罗斯让它对咱们不敢轻举妄动啊!”
十七阿哥听了,立即点头道:“远交近攻,确实是个法子!”
“除了理藩院原有的职责之外,我倒以为,应当继续建立一套统一的外交政策,外国无论是遣使前来,还是与本国往来贸易,本国都有相应的外交政策应对。此外,无论他国是蛮夷之族,还是在逐渐崛起,咱们知己知彼,总不会有坏处。”
石咏说起别国,多少留了几分小心,毕竟如今这个时空里,京中人士但凡谈起海外诸国,不过以“夷”字称之,红毛夷、佛郎机夷……不少人还陷在“泱泱上国”的自我认知中,认为没有必要与西方进行交流,互通有无。
石咏却知,在康乾盛世的光辉之下,泱泱大国却失却了开始工业革命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