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4 / 6)
商议了一阵,便直接捧了这条陈去养心殿见雍正皇帝。
雍正尤其喜欢厚的条陈,他一向认为文章写得越后,就越是臣子们下了功夫的。岂料十三阿哥捧来的这本厚条陈厚得超乎想象,雍正一面看,一面问:“这都是石咏那小子想出来么?”
十三阿哥答:“大面儿上的主意是石咏想的,但是他一个人,哪儿能顾及方方面面?这里多数细节都是允禄提出来,然后他们两人一起商量着定的。”
听说十六阿哥出了不少力,雍正心里非常舒坦。十六阿哥这个幼弟自从他登位以来,虽然得了庄亲王的铁帽子之后感激涕零,可是办起差事总是避重就轻,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叫人觉得亲近不得。如今十六阿哥总算是表现出办差理事的能力,雍正非常欣慰,点着头道:“这个十六弟啊,感情是怪朕没将正经差事交给他办啊!也是,皇考在世时,对这个会理财的十六弟也是日常夸的。老十三,以后朕就多命十六弟常去户部帮你!”
十三阿哥凭空想想十六阿哥那性子,心想这个十六弟真是被石咏这小子拖下水了。他又与雍正将条陈议过一遍,小心地问:“皇上,这次的军饷,就让他们按这条陈所述的去办吗?”
雍正一点头:“办!就按这个去办!”他做了决断,却又无声无息地叹出一口气:他面对皇考留下的烂摊子,又不愿意加重百姓身上背着的赋税,除了这个办法,又有什么别的法子呢?
十六阿哥在内务府府署里“啊啾”一声,打个喷嚏,揉揉鼻子道:“又什么人在念叨爷呢?”
他转头望向石咏,心里有些没把握,问:“茂行,你说,这次,头一期四十五万两的‘国库券’,咱们卖得出去吗?”
石咏放下面前的文书,道:“应该……卖得出去吧!”
这一次四十五万两,专门用于军饷开销的“国库券”,因为是头一次试点,所以只在京里销售。石咏在京里设了四个销售点,内城两处,外城两处,内城的销售点是户部衙门外和南新仓各一处,外城则选了前门一处和琉璃厂一处,即日起开始预售。前门那一处自然是织金所,琉璃厂那里则拜托了松竹斋提供场地。松竹斋的白老板本来就是十六阿哥的人,自然是一万个没问题。
但是内城这两处,近几日都是少有人问津。石咏知道这个“国库券”是新鲜事物,这世上没人买过,小户人家心里没底,大户人家则看不上,所以内城这两处销售点的冷清是可想而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