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民团,民团(2 / 4)
”
“屁的李闯,吴瞎子活着的时候就辟谣过了,说李闯命浅福薄,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气运,这个姓李的另有其人……”
“说来还真是奇怪呢,白毛狐仙出现在咱们大旗庄,出水的黄龙也在大旗庄,难不成谶语中中说的那个姓李的就在咱们大旗庄?”
大旗庄的乡亲多是国朝初年从山西迁过来的移民,多聚族而居,只有一家的姓李的,就是李吴山李大老爷了。
但若是说李大老爷就是天命所归的那个人,又实在难以取信于人。毕竟李吴山不过是个乡下土财主,若说他能改天换地,肯定不会有人相信……
这种事情本就是虚无缥缈,再加上各式各样的猜测和五花八门的引申,自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却在乡民的心底埋下了一粒种子,只要遇到合适的天气,就一定会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和谶语有关的谣言大家都不要信,也不要传,要不然的话县里一定会治你们一个妖言惑众的罪名。”关键时刻,李吴山主动站了出来,公开表示谣言不可信。
“禁则佳”是千古不亘的道理,越是官方明令禁止的东西,就越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民间也就传扬的更厉害。有些人甚至觉得谶言中说的那头“大鲸”很有可能就是李吴山李老爷,只是现在时机未到,暂时看不出来罢了。
开创国朝的太祖洪武皇帝,年轻的时候做过放牛娃、乞丐,还当过小和尚,后来不照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开创了煌煌大明的嘛。李吴山李老爷的出身可比当年的太祖洪武皇帝高多了,说不准以后也能开创出一番局面呢。
不论外界的谣言传的多么厉害,李吴山却始终不为所动,而是把全部心思都用来训练民团。
这个时候的民团早已今非昔比,已经拥有了五个齐装满员的大队,正式成员超过六百人。除了“甲”“乙”“丙”三队都是大旗庄本乡本土的村民之外,其他三个大队则全都是外乡人。
所谓的外乡人,其实就是附近几个村落的民众而已,彼此相聚并不遥远,全都属于“沿河十三庄”的范畴之内,可以算是大旗庄的近邻。
说起“沿河十三庄”,就得先说说大旗庄一带的地理形势了。
青泥河是桑干河的支流之一,是附近这一带唯一的地表水源。流经大旗庄之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转弯,形成一个倒置的“u”字型河湾。河湾之内总共有十三个村落,而且每个村落当有一个“庄”字,故而得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