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友老友(3 / 7)
便便做点什么不比耕田种地更实惠呢?
“你说的那方地是小事情,自然可以佃给你,就算是白送都没有问题,但你必须老老实实的告诉我,你到底想用那块地做甚?”
“真的是耕种!”教书先生老老实实的回答道:“教书之闲暇,可以和学生们一起耕种,我就是这么想的。”
这种事情不可能撒谎,也没有必要撒谎,以这位教书先生的为人和胸襟,更加的不可能撒谎。
“耕田种地?能有多少收成?我就不信了,你们的李大帅会缺那几斗米粮。”
李吴山再怎么穷困,大旗军的财政状况再怎么窘迫,也不至于让远在江南的教书先生们去给大户人家当佃户吧?
“虽是耕种,却与米粮无关。”教书先生说道:“晚辈之所以要佃老太爷的田地,不是为了种稻种谷,而是要栽培一些红绿木树苗。”
种树苗子?
这事听着就玄乎。
能外放到江南的义学堂中教书的,绝对就是吴山军校中的俊彦之才,至少也是有功人员,怎么会去种树苗子呢?
那完全就是农夫的事情,让吴山军校的高材生去做,绝对是大材小用了!
“老太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教书先生笑道:“这红绿木非同一般,用处大的很。”
直到现在,程园毕都不知道他口口声声说的“红绿木”到底是什么玩意儿,而是本能的认为是桃柳槐杨一般的树木。
那确实是树木,但却绝不一般。
所谓的红绿木,其实就是金鸡纳树的“中文名”,是一种很通俗的称呼。
金鸡纳霜,可以治疗腐血症,还有一定的消炎效果,尤其对于疟疾、肠痧等急性病有着神奇的效果,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药物了。
因为金鸡纳霜的嫩叶是红色,长老了之后就会变成碧绿,所以才得了好“红绿木”的俗称。
这种植物不大适应北方的物候,所以李吴山才想到先在南方开辟几块“试验田”,进行前期的培育。若是效果还是不行,那就只能搬到缅甸、暹罗、安南等占领地去了。如果不能进行大规模的量产,就只能通过进口的方式获得,这会极大的受制于人。
原来是试种新的药草,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
自古以来这治病救人之事就是绝对的善举,程园毕没有理由拒绝,虽然一直都和李吴山不对付,但是作为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