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二章 姑嫂之争(3 / 7)
为基准,人均二十亩上等田以下的人家,依旧沿用原本的税率,超过这个基准的则需要重新制定税务标准。
人均四十亩上等田以上的人家,税率提高一成五,以此为标准,每多出二十亩,就提高到一成五……
这样的税务制度,对于一个普普通通的五口之家而言,并没有任何影响,因为他们完全可以执行以前的税率。但是对于那些田产比较多的人家而言,税负就会变得沉重。
田地越多,税负越重。
按照这样的计算方式,若是一个五口之间,拥有五百亩土地的话,所承受的税负将是以前的倍数。
税务负担瞬间翻倍,百姓们肯定不答应啊,一定会激起激烈反弹。
“太后想一想,普通的市井人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田地?”长平公主说道:“能够拥有五百亩以上田地者,必然就是大地主了,他们占有那么的田地,难道就不应该多缴税么?”
翁太后沉默了。
增加税收,这绝对是为了她的儿子兴武皇帝考虑,但这是一个得罪人的做法,而且得罪的必然就是地主士绅阶层。
“增税固然是为了江山社稷考虑,但这么做……”关键时刻,太后耍了滑头:“毕竟事关国家制度,你我不好一言而决,还是交给朝廷议一议吧。”
自己不在这个事情上做任何主张,不发表任何意见,而是交给朝廷公议。
到时候,无论这个制度是否能够真正了落实,都对翁太后没有任何害处,反而有着种种不大好说出口的好处。
若是制度得以通过成为国家法令,毫无疑问会增加税收。若是不能通过的话,苛待士绅的名声就会落在长平公主的头上,到时候翁太后出面否决了这个制度,还会得到士绅阶层的支持,无论怎么做,对她而言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虽说现在是兴武朝了,但是还不到十五岁的皇帝其实仅仅只是一个摆设,一个象征意义上的九五至尊罢了。真正做主的还是长平公主和翁太后这两个女人,奈何这个内廷小内阁当中的权利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平衡过,长平公主的权利太大了,她管的也太多了,早已对翁太后形成全方位的碾压。
人事任命、国家政策、财政收支全都通过“理务处”,翁太后能够看到的完全就是长平公主想要她看到的东西。
掌握实权的是长平公主而不是翁太后,
虽然儿子已经得偿所愿的坐上了皇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