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光复汴京(三)(5 / 6)
怒放。廖胜功知道忽必烈这人很难对付,光凭火铳未必能奏效,命令三十门钢炮就位,以备不时之需。
李隽脱口而出,道:“那还等什么?快开炮啊!”
一声令下,三十门钢炮对准城头开炮,忽必烈可能立足的地方都给覆盖了。
李隽,廖胜功,郑静和,以及三军将士望着城头上的烟尘,焦急地等着轰炸的结果。
※※※
“报告可汗,前面发现大量南朝军队。”探子急急地道:“他们的人很多,旗帜比草原上的草还要多。”
旭烈兀脸一板,斥道:“不就十万吗?就把你吓着了。”
探子忙辩解道:“回可汗,依小的估算,恐怕恐怕……”在旭烈兀的积威之下,不敢直言事实。
“恐怕什么?说!”旭烈兀喝道。
探子小心翼翼地道:“恐怕不止十万,二十万也有可能。”
先前得的情报,固守朱仙镇的赵良淳部只有十万,断不会有二十万。可是,这个探子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探子,追随旭烈兀多年,从来没有出过错,他说有二十万人,即使没有,也不会差得太多,对南宋的增兵能力,旭烈兀真的是有点吃惊了,道:“再探!”探子领命而去。
“可汗,怎么办?”忽秃忽有些吃惊地问道。忽秃忽一生追随旭烈兀,打过不少硬仗,军事经验丰富,很快就想到宋军一下子在朱仙镇出现二十万人,不用说其他方向上也有宋军赶来,宋军这是摆明了要合围他们。集中兵力从朱仙镇打开一道口子,到达汴京和忽必烈汇合是再好不过,不过这根本就不现实。
旭烈兀的军队虽是有三十万,占有兵力上的优势。但是,他的军队一直在机动,很是疲惫,而宋军早就等在这里了,这是以逸待劳,谁优谁劣非常明显。再说了,宋军不会在这里静等他们到来,什么事情都不做,肯定是在排营布阵,早就摆好堂堂之阵,攻击堂堂之阵是最困难的。
最让人担心的是,南宋在这里部署了大量火炮,别的暂且不说,光是这火炮就够让人受的了。因而,要想从朱仙镇打开一道口子,困难之大可以想象。只要赵良淳拖住他们,其他的宋军就会飞马赶到,那样一来,旭烈兀就给团团包围了,他就是插翅难逃。
对于旭烈兀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绕过朱仙镇,直奔汴京,沉思了一下道:“绕道,兵分两路,分别从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去汴京。记住,要全速前进,赶到汴京就是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