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9 / 21)
普不睦”,不知拿到此刀后的程普为作何感想?
简评:“最诡异的刀”
司马刀
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蒋钦,拜列郡司马,造一刀,文曰“司马”,隶书。
这位“荡寇将军”是在孙策东渡(不是日本,江东是也)之后,被封的“别部司马”,孙策并授予兵权,这刀就是孙策刚平定江东的那时候打造的。
简评:“最应景的刀。”
幼平刀
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周幼平,击曹公,胜,拜平虏将军,因造一刀,铭背曰幼平。
刚看这个姓名大家也许会有些陌生,幼平只是他的字,他的名为泰,不错,就是那个因其救护有功,而被孙权授予御盖,江东人称“打不死”的周泰。
据《三国志》载,“曹公出濡须,(周)泰复赴击,曹公退,留督濡须,拜平虏将军。”文中所说的因是这个史实,这刀也应是濡须之战后所造。
简评:“最有记念价值的刀。”
固陵刀
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潘文,拜偏将军,为擒关羽,拜固陵太守,因造一刀,铭曰固陵。
据《三国志》载:(潘)璋部下司马马忠擒(关)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孙)权即分宜都(至)(巫)、秭归二县为固陵郡,拜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
正是因为马忠擒了关羽,作为领导有方的潘璋,也就受到了孙权的另眼相看,被封了不少“有名无实”的称号不说,还得到了“有名有实”的太守之位,高兴之下,也就打造了这把刀,锋不锋利另谈,其实用性绝对大不过其象征性。
简评:“最有象征性的刀”
安国刀
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朱理君,少受征讨,黄武中,累功拜安国将军,作一佩刀,文曰安国。
朱治被封为安国将军,是在黄武二年,这刀应是当时所造,其形现在已经不可考了,值得一提的是,朱治这个人,在东吴所爱的待遇,是许多武将不能比的,先前时就已跟着孙坚打天下,是他曾劝孙策返还江东开创基业,并为孙家的江东江山产下不可磨灭的功劳,孙权做了吴王后接见了他时,每次都是亲自出迎,大加封赏,爱屋及乌下,就连他的行从人员,都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简评:“最代表个人的刀。”
万人双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