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六八七、新朝自有新气像(三)(2 / 5)
的机会。除非娘亲愿意让我转到海军去,或者还能捞着仗打。”
方子仪沉默了好一会儿没有出声。
她知道。新朝自有新气像,俞国振早就在家庭会议里宣布了。今后俞家子孙,未服兵役者,不得继任皇位,甚至不得封有爵位。用俞国振的话说,就是不对这个国家承担责任者,就无权享受这个国家收获尊重。这个命令在家内有儿子的几个女子心中,都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但俞国振别的事情依着他们,这件事情却坚持不肯让步,最终众人只能服从。
“各位伯伯叔叔们都说我是当然的下一任皇帝,但我不愿意让人觉得,我只是有个好老子,便可以当皇帝。况且,一国之帝若不知兵……”
“你不必想着说服我,我是不会同意你去冒这个险的,哪怕你不继任帝位。”方子仪缓慢地道:“此前我一直在替你父亲担心,如今又要为你担心……我不明白,你们为何非要以身涉险,非要让我揪心!”
俞襄挠了挠头,知趣地闭住了嘴,说服方子仪的事情,看来还是得交给无所不能的老子啊。
正在这时,他听得下边广场一阵喧哗,有人大叫“出来了,出来了”,他倾出身向那边看去,恰好见着几个文官在士兵护卫下将新的文告贴在公示栏处。
“方才是朝廷组成,已经让底下人议论纷纷了,现在应当是国号、首都与旗号吧,父亲会定国都于何处?”
这个问题因为俞襄的级别不够,所以他都不知道,因此他内心中也满是好奇。
而挤在广场上的左兴更是等不及,催促滕渔道:“如何,如何,都城是不是在金陵?”
国号为华夏,是没有什么悬念的,以红边金底赤龙旗为国旗,这也不出人意外,但唯独这个都城之所,却让人吃惊。
“不是,不是金陵!”滕渔讶然道。
“那是燕京?”
“也不是,都不是,都城暂时不定,以上海为代国都,以燕京为北京,金陵为南京,西安为西京……为何会是上海?”
这个疑问不仅他有,几乎所有人都有。
便是联席会议的会场内,仍然有人在低声讨论这个问题,比如崇祯身边,沈犹龙便极为不解:“上海这些年虽然发展迅速,却不适为都,俞济民只以之为代国都,证明上海也不是他的最好选择,陛下,为何他不选金陵或者燕京?”
“此事我倒是知晓,他曾说过,这两地传统太过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