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决心(3 / 10)
。这次册封标志着被冷落多时的全真教,重返元朝政治和宗教的核心舞台。”
肖锦汉闻言疑道:“重返元朝的政治和宗教核心舞台?林楠兄,你此话怎么讲?据我所知,从成吉思汗在位到蒙哥上台的初年,全真教和元朝统治者的关系简直都可以用‘蜜月’二字来形容。自1219年,‘长春子’丘处机带领着他的十八门徒西行觐见成吉思汗以来,全真教团可谓得到了蒙朝统治者的垂青,道士们不但拥有免赋税的优待,并且奉旨管理天下的出家人,地位高居众多宗教团体之首。”
胡林楠点头道:“肖警官,你说得没错。不过那都是元建立之初时候的事,当时元军铁骑一路横戈立马,所向披靡,在取代金与南宋划江而治后,出于管理汉地百姓的需要,便一手促成了全真教的鼎盛。
“从1220-1250年,全真教道观一共增加了74所,咱们身处的这座永乐宫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破土动工的。”
“哦?”
“这座永乐宫始称大纯阳万寿宫,是跟北京白云观、陕西重阳宫齐名的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永乐宫主要祭祀的是被尊为祖师的吕洞宾。虽然此地位于偏远的山西南部,但因传说此地是吕洞宾的故乡,在这里修建大型宫观对于正处在上升期的全真教来说,无疑是突显教派神圣性的不二法门。
“也正因为如此,当时全真教中宋德方、潘德冲这两个高级弟子先后在它身上投入了大量心血。只可惜——”胡林楠说着说着忽然话锋一转。
“只可惜什么?”
胡林楠苦笑道:“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当年永乐宫三大主殿刚刚落成,宋道长和潘道长二人便先后羽化,更让全真教上下措手不及的是,一场灭顶之灾悄悄降临。就在全真教呈现出一派‘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兴盛景象之时,一名从青藏高原走来的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年轻喇嘛却轻而易举地改变了这一切,乃至改变了整个人类历史的走向。”
“萨迦派年轻喇嘛?在咱们上次寻访宋恭帝赵顕人头法器路上住过的青海文都大寺不就是一座萨迦派寺庙吗?”肖锦汉被胡林楠的话勾起了回忆。想起了自己不久前和胡林楠一起为了寻访《富春山居图》寻宝诗诀中所涉及的真正宋氏帝胄血,在青海和西藏的经历,他不禁又一次感慨良多。
胡林楠却没有注意到肖锦汉情绪上的变化,他顺着刚才的话头继续说道:“肖警官你说的其实已经很接近事实的真相了。这个彻底终结全真教和元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