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邀请(二)(1 / 4)
袁大总统步步紧逼,剑锋仍指着李大帅,对黎副总统的出马并不应战。
袁大总统在10日之内,给李大帅连发了三封电报,而且电报内容“情真意切”。单从表面现象来看,袁世凯要和国民党“和谈”的态度不可谓不诚,要和李大帅“共商国家大计”的心情不可谓不迫切。
袁大总统追求的就是这种表面效果,也正是他自认为此番表演的过人之处。因为他和他的幕僚都百分之二百的认为李疯子不会来北京进行谈判。如果按预料的李疯子真的不来北京,就可以把不愿和平的屎盆子扣在国民党的头上,袁世凯发动内战就有了理由,就可以争得国内国际上舆论的同情和支持。退一步讲,如果李疯子来了北京,也正好利用谈判的时间,做好发动内战的准备。有实力主动对国民党实际的魁首“诚挚”相邀,先声夺人,把球首先踢给李想,不管结果怎样,对北洋政府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当然,这只是有实力的一厢情愿罢了。
欧战刚刚开始,北京就给武汉发去“和谈”的邀请电。这一阴谋的突然性,也着实出乎以李想为首的鄂区国民党人的意料。
但是,袁世凯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李想一清二楚,犹如洞中观火。但国民党怎么审时度势,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来球再踢回去,达到后发制人,这是需要智慧、胆略和气魄的。
如前所述,袁世凯发动内战的方针,是早已定了的。即使如此,如果李想不去北京谈判,有实力就会把不愿和平的责任推给国民党,对国民党是不利的。因为李想一直站在道义的至高点,凝聚着民心士气。
北洋军需要时间,国民党进行自卫战争的准备,也同样需要时间。
朱而典把处理中国问题的重心放在北洋袁世凯身上,不赞成打内战,希望在中国维护袁世凯统一领导下的中央政府,这对国民党也是有一定压力的。
对于袁世凯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李想的判断是:
袁世凯打内战的决心已经定了,但他要放手发动全面内战还有许多困难。在国内,全国人民刚刚经过战乱而看到民国的成立,渴望和平的到来,以便重建家园。在国际上,参战欧战的各大国从各自利益出发,也不赞成中国发生大规模内战。那么袁世凯为什么一反常态地接二连三地给李想发电报要求和平谈判呢?其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精锐部队德械军师或半德械军师仍远在直隶、河北地区,运送这些部队到内战前线尚需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