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邀请(二)(3 / 4)
,大总统便可以对外宣布,说国民党对和平没有诚意,应用军令、政令加以讨伐。但如果李想来了,那大总统千万要告诫部下,不得胡来。否则徒逞一时之快,反惹起全世界舆论的抨击,或者更使国民党和革命军愤激,那我们太不合算了。”
“你放心。”袁世凯道:“朱而典大使,我懂得。”
朱而典满意的点点头。
“如果李想肯来,”袁世凯想了一下,又道:“你一定要早点通知我们,以便我们早做准备。”
一架带有英军标志的飞机在龟蛇锁大江的武汉三镇的上空盘旋。
武汉的机场绝对是远东数一数二的规模,驾驶飞机的英军飞行员很快就发现了那个“机场”,并且迅速地俯冲下去。
英军飞行员此刻的行动如同一次氛围奇特的飞行表演。
林动正好在机场,准备回江西。当他得知走下飞机的外国人是朱而典时,立即招来一个步兵连作为临时仪仗队。六十一岁的朱而典“伸直身子,挺起胸膛”接受步兵连的检阅,“像一个得意洋洋的小伙子那样高叫印第安人的战争口号”。这一情景令急忙赶来欢迎他的国民党的领导人不禁“瞠目结舌”。
武汉,已从一个普通的地名,变成了一个含义复杂的政治词汇。武汉指挥的武装力量遍布整个中国,人数已达六十三万之众。――在某种程度上讲,这里就是一个“国家”,尽管袁世凯从来没有承认过其合法性。
中外记者们发现,国民党人在这片土地上所创造的一切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意外和新奇纷至沓来。
李大帅宴请了他们,并和他们一起欣赏了艺术家们演唱的《同盟国进行曲》和《义勇军进行曲》。
被北洋军御用报刊描绘成“匪首”的鄂区国民党领袖李想性情温和,除了不断地吸烟之外,这个拿破仑个子短头发的南方人,举止从容不迫、神态安然自得。在回答记者们提出的“南北是选择战争还是和解”这个问题的时候,李想说,国民党人和人民的选择不是内战,而是一个真正的民主制度。
中外记者们从日常生活的层面上认识了李想。――“在武汉,李想是可以接近的,并且是很简朴的。他会在栽种有法国梧桐的大街上散步,跟老百姓交谈,他不带警卫。当和我们在内的一群人拍照时,他不站在中间,也没有人引他站在中间,他站在任何地方,有时在边上,有时站在别人身后。”
朱而典率领的五国代表观察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