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秋风秋雨愁煞人(13 / 20)
管辖,大通学堂位于城西北一带,在山阴县的管辖范围内。
命令落到了山阴知县李钟岳的头上,但李钟岳却和贵福不是一路人。
李钟岳是汉人,与大通学堂的人多有来往,知道这些人多是才学之士。在大通学堂的众人之中,他尤其仰慕秋瑾的才华。他常拿秋瑾写的“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等诗句来教育自己的儿子,带着责备的口吻感叹:“以一女子而能诗,胜汝辈多矣!”所以当捉拿秋瑾的命令传下来时,李钟岳的第一反应却是维护秋瑾。他急忙赶到府衙面见贵福,以该校并无越轨行动为由,希望能暗中调查清楚后,再定处置的办法。
贵福顿时火冒三丈:“这是抚台大人的命令,你延不执行,是何居心?”
李钟岳原本还想求情,但贵福愤懑的态度,让他不敢再多说一个字。
贵福决定亲自出马,由李钟岳陪同,亲率三百清兵赶往大通学堂,准备捉拿秋瑾等人。
而这一切,身在大通学堂的秋瑾并不知道。
秋瑾原本和徐锡麟约定在汉历的五月二十八日发动起义,她也将这个日期传达给了浙江省内各路山堂会党的首领。
但意想不到的是,嵊县的乌带党首领裘文高却擅自提前起义,与清军交战,后因孤立无援退至仙居;紧接着,武义县的龙华会首领刘耀勋被部下出卖,起义事泄,刘耀勋被清兵捕杀。
嵊县和武义县相继出事,浙江省风声骤紧。
这两个变故打乱了秋瑾原来的准备工作,不得不临时决定浙江省的起义后推半个月。
岂料一浪未平,一波又起,徐锡麟突然提前两日刺杀恩铭,安庆起义最终失败,令秋瑾的起义计划再次陷入了被动。
徐锡麟起义失败被杀的消息传出后,以光复军分协领身份在浙东集结民团义勇的竺绍康和王金发,因担心秋瑾还不知道这一消息,同时也为了找秋瑾商议对策,所以连夜带了三十几个人,快马加鞭赶往绍兴府。
竺绍康、王金发等人赶到时,已经是正午时分。然而大白天日头高照,大通学堂却大门紧锁。
王金发上前重重地拍门。
门内有学生把守,透过门缝看清门外是谁,急忙打开大门放众人进入,随即又快速地将大门锁好。
“秋督办呢?”王金发问。
“在里面!”学生朝礼堂的方向一指。
竺绍康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