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秋风秋雨愁煞人(14 / 20)
王金发等人急忙赶到礼堂,见到了正在议事的秋瑾和众师生。
原来天还没亮时,就有其他会党的成员快马来报,秋瑾便获知了徐锡麟出事的消息。变故已经发生,她急忙召集所有师生来到礼堂,先将这一沉痛消息告诉了所有师生,然后商讨接下来的应对办法。这一商讨,就是数个时辰之久,一直从后半夜讨论到了中午。
徐锡麟起义失败被捕,当晚便被处死,这意味着大通学堂很可能已经暴露,所以绝大部分师生要求提前起义,攻打府衙,斩杀贵福,迅速占领绍兴,再相机进取。从浙东赶回来的竺绍康和王金发等人也赞同这一提议。
但秋瑾却不赞成。
起义计划因故推后了半个月,此时各地的光复军尚未集结,仅凭大通学堂的这点力量,想要起义成功难于登天。这一点,身为光复军协领的秋瑾比谁都更清楚。所以她要求众人掩藏枪弹,焚毁名册,疏散学生,为革命的未来保留力量。
部分师生一心要为徐锡麟报仇,不肯就此放弃,竺绍康更是强烈坚持提前起义。众人意见难以统一,礼堂内长时间吵闹不休。秋瑾看得心急,却又劝服不了众人。
王金发原本赞成提前起义,但眼见众人如一盘散沙般争辩吵闹,一股无名之火顿时上冲。他奔到角落里,抱起一个圆口花瓶,“轰”的一声砸碎在地上。
这一声突如其来的巨响,惊得所有师生都安静下来,纷纷转头,将目光投向王金发。
“现在已经什么时候了,你们还在这里吵个没完没了!”王金发面色铁青,声如洪钟,“眼下情势紧急,全都给我闭上嘴,一切听秋督办的!”
王金发生得头角峥嵘,是以绰号“金发龙头”,原本面相就凶恶,再加上这极具威势的怒吼,那些原本义愤填膺的师生,皆被他震慑住了,不敢再发出半点声音。
秋瑾趁势招呼道:“时间紧迫,大家按我说的做,赶紧分头行事!”
师生们稍微迟疑了一下,没再提出异议,纷纷散了,迅速去藏匿枪弹,焚烧名册。
在人群散开的同时,秋瑾叫住了王金发,让王金发赶紧去西侧的平屋。胡客和姻婵住在那里,秋瑾不忘通知两人离开。
王金发飞步赶到西侧的平屋,然而屋门大敞,屋内却空无一人。
王金发找遍屋内屋外,没有找到胡客和姻婵,只好回去向秋瑾禀明情况。
胡客和姻婵虽说不是革命党人,但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