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由女人见证之年代 (3)(15 / 23)
的公开的秘密。
于是,以上两种截然不同的中国女性,那时都渴望着同一种男人出现在她们的生命里——能带她们离开中国大陆的男人。不管他是香港人还是台湾人,不管他是哪一国家的,不管他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不管要求她以妻的身份妾的身份情人的身份女儿的身份或秘书或雇员的身份,包括女佣的身份。总之什么身份都不计较,只要能带她出去,她便如愿以偿。
于是形形色色的境外男人成了“超度”她们的命中贵人。
今天,我们回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似乎从中期开始,整个八十年代对折为两页。而你不能说它是两页,因为它并未从中线那儿被裁剪开;你也不能说它是一页,因为两个半页上所记载的内容竟是那么的不同。
常规的历史进程中,一般不会产生这样的时代现象。
此时代现象说明,历史的进程一旦加快,几乎每五年便有大的区别。而普遍的人们,也仿佛每差五岁便如隔代了。所谓道即变,人亦即变。道变速,人亦变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前期,某些中国女性求知若渴的自强不息使中国男人们为之肃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后期,某些中国女性交易自身的迫不及待使中国男人们为之愕然。
尽管,这两类中国女性加起来,在数量上仍是少数。
但经由她们所体现的中国女性的时代意识的特征,毕竟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着上了极为浓重的色彩,以至于使其他的色彩显得淡化了,难以成为特征了。
最后值得总结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交易自身之目的达到了的女性,如今朝她们扫视过去,其实真正获得幸福的相当有限,她们中不少人结果甚至相当不幸。有些女性甚至无国、无家、无夫、无子、无业、无产,除了跌价的容貌资本和贬值的青春股票,实际上几乎一无所获,证明她们当年的交易自身并不能算是成功之举。
女人通过嫁给某类男人的古老方式达到改变命运过另外一种生活之目的,虽比较符合女性的人性特点,虽不必加以苛求的批判,但也不值得格外地予以肯定。
那方式所符合的,乃是女性的人性中太古老的特点。无论以多么“现代”的盒子包装了,仍是古老的。它在女性的意识里越强烈,女性越现代不起来。
无论那目标表面看起来多么能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多么能引起别人的羡慕,本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