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怪之八十年代 (2)(2 / 4)
多次我本人也在场的情况下,北京人很“老大”地刚刚开口就谈诸如“当前的政治形势是这样的”之类的话题,便会被东北人不客气地打断:“哎哎哎,别卖狗皮膏药,你想当政治局委员啊?谈点儿别的行不行?”——那种情况下北京人的窘态才令人暗暗发笑呢!这就好比某个童话故事里所讲的——一条狗的信条是“狗啃骨头”,所以它嘴里永远叼着一根骨头,以证明自己最是一条狗。后来它惊讶地发现世界上的狗越来越少了。其实不是狗少了,是像它一样嘴里永远叼根骨头的狗少了。普遍的狗们终于明白,不必嘴里叼着根骨头也还是狗,而且腾出嘴来更便于找肉吃。于是它也舍弃了嘴里那根骨头。只不过起初内心里产生一缕悲哀——这世界上从此再也没有我这样的狗了。可是它在和别的狗们争夺肉的时候,半点儿也不比别的狗仁义。
北京人的头脑“转型”,说明我们国家“转型”的迅速化。当政治更是政治家们之间的事,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则有望了。
在飘扬在北京上空的一切中国人企盼奥运的标语口号中,最引起我逆反心理的是“给中国一次机会”一条。当它不是和别的口号组合在一起,而是自成一句的时候,前边还多一个“请”字,后边还多一个“吧”字。
“请给中国一次机会吧!”——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眼望着这么一条标语口号,内心里肯定都会产生一种不同程度的近乎羞耻的感觉。
它分明意味着十几亿中国人都在弯着腰伸出双手向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乞求着恩赐。
我们不欠他们什么,干吗非要这样呢?
实际上只不过是一次国际性的招标。设标的是国际奥申委,我们的参与的只是一次投标竞争。以投标者的竞争姿态参与,是我们拥有的权利。我们实行我们的权利的时候,没有任何必要以我们丝毫的尊严作代价。我们已表达了我们的愿望——相信我们的国力和能力,认为我们最有资格承办,就投我们的票;认为我们还不行,则绝不乞求。
到了后来,作为一个中国人,我简直觉得我们是在向奥申委“表忠心”了!
如果说我们的有些过分的热衷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对我们竞争有利的作用,很可能也同时起到了对我们不利的负作用。
当愿望异乎寻常地强烈之时,它往往会受到轻蔑。这符合魔鬼定律。
好比一个人到你家里来,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强烈愿望要为你装修房间——那么你因此而信赖他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