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军事家(上)(2 / 5)
事务,宋九到了广南,不用等包拯了,就说了开采端砚的困难与危险,让朝廷取消百姓进献,或者和买端砚的举措。
想采购可以,在京城市场上和买,而非是到端州去直接和买,以免产生种种弊病。
赵匡胤便同意了,于是端砚正式商业化。
这个成了端州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商业发展,许多豪强士大夫也在经商,这些人那个衙役敢去征商税?
不仅是端砚,其他商品也是如此。
宋九与王钦若改革新商税法,下调商税比例,甚至为了妥协,大宗商品交易商税比例进一步下调。
新商税法后的商税税率真的很低了。
不过依然有许多豪强不愿意纳这个税务。
包括两家经营端砚的豪强商人,也纳税了,将端砚当成普通的石砚去纳税,俺也交税的……
但他们没有想到宋九改革商税,下降商税比例,那是为了能全面执行纳税,施恩于前,动威于后,不断地施辣手,处罚了一批权贵,甚至有的官员被牵连进去,免官或贬官。
有人与这两家豪强不和,便主动替官府搜罗了一些证据举报。
宋九听闻后派人认直查访。
数量不多,但那怕一年只有几万块端砚,一艘小船就装走了,可是其价值不菲,一年如此,十年下来逃漏了多少税务。而且从广南到京城又经过多少地方?
这一查牵连了许多官吏,甚至包括赵匡胤兄弟老母亲娘家杜家都卷了进去。为了震慑,那次宋九有意用此案做了示范,严惩了一批官吏。
这就是宋九做首相的一起大案,又称为端砚案,可能会留名史册,它意味着宋朝齐民政策进一步落实,那就是“齐税”。
不能将赵恒当成史书上记载的那个傻子,实际这是一个很聪明的人。
没有澶渊之盟的羞辱,国家进一步兴盛,如今赵恒仍在兢兢业业处理着国家政务,宋朝继续在上升阶段。
宋九又只问了一句。
他的意思更简单,那就是贪心不足,富了更富。实际宋朝有些豪强真的很富了,如今京城家产十万贯的彼彼皆是,甚至有许多人家家产达到百万贯。
大宗商口交易税率又是那么低,为什么还要逃税?
不要以为倭国富裕了,就不会危害中原了,照样还会危害。
赵恒于是复派中使询问,卿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