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军事家(下)(2 / 4)
。
刘娥也记得那年的事,宋九说了在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寇准。
因此寇准高居数年首相。
不过这时候寇准性格上的缺陷再次发作。
郭氏去世,赵恒就有意想立刘娥为皇后,寇准是首相,于是将他喊进宫来商议。
这下子捅了马蜂窝。
寇准连南方人都瞧不起,更不要说刘娥了。他不但当场反对,而且出宫后带着大臣们大闹,说了许多刘娥难听的话。
这一来,刘娥现在肯定不能做皇后了。
而且寇准大肆宣传,话又难听,刘娥终于扭转了对寇准的印象,由喜欢变为厌恶。
前面还有一件事,在赵匡义朝时寇准曾主持过一次科举,省试,殿试,殿试才是最终排名。赵匡义将成都举子陈尧叟定为状元。结果到寇准写榜单时,一看到陈尧叟是四川人,不乐意了,于是将状元不经赵匡义同意,便换成了胶水举子蔡齐,而将陈尧叟换成探花。
幸好赵匡义及时察觉,又矫正回来,这事儿赵匡义当时一笑了之,可多少有些不高兴,认为寇准刚愎自用,胆子还大,敢轻君枉制。
这件事赵恒也听说了,因此对寇准的看法始终蒙上一层阴影。
还有王钦若等被寇准得罪过的大臣,于是一起推,寇准终不是长城,大家一起推,下去了。
……
咸平之治再加上得到的辽国户数,籍贯证明搜罗出来的一些隐户,宋朝户数终于迈入一千万户大关。
这个户数超过了唐朝天宝年间的户数。不过唐朝隐户更多,因此实际人口还没有达到天宝年间的百姓数量,人口密度也不及天宝巅峰时期。
不过快超过了。
然而与唐朝不同,最早开发的乃是荆湖,宋九察看,潘美带领,不过受拘可怜的百姓与财政,规模不是很大。因此宋九在两广的那次才是真正的大开发。
这次开发一直持续到现在,甚至东部地区快接近清朝中叶水平。至少几十年内,不会出现人口压力,还导致部分福建路与江南西路百姓也陆续涌入到广南。
人口压力最大的乃是福建路,百姓多,山多田少,寺院又占了很大比例的良田,不过随着商业发展,特别海上商业发展,经商的人多起来,又有部分百姓离开家园,前往南洋,多少缓解了部分压力。
人口密度高,又是宋朝第一金库的江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