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2 / 7)
,还是得归因于“温文实力过于雄厚”……
不过无论因何,都不重要。
用来“搞垮[花容月下]”的计划,胜率90%,进度98%。
用来“搞垮温文集团”的计划,胜率……只有60%,但进度……也有88%了。
在与[花容月下]的对话框里输入了早已想好的台词:“哎呀,刚才想要检查账号,才发现我的银行卡弄丢了。这样吧,我这几天抓紧去挂失补办。等办好了我给你。钱方面,我对你当然是很放心。”
两分钟后对方回复:“咱俩谁跟谁。”
是啊。谁跟谁。
接完[花容月下]的电话之后,林琅坐回沈曳身边的座位上去。
离开的有点久,沈曳已经闭着眼在小憩。
今天两人要一起去影大出版社见一个编辑老师——影大出版社不在校本部,而是跟几个学院一起被安置在成都东南边郊区的校区。
工作日的下午,驶向郊区的地铁里空空荡荡。
林琅安静地待着,透过对面黑乎乎的窗口反射出的自己。
看了片刻,又忍不住看了沈曳一眼——林琅很喜欢这个“兄长”,虽相识也不久,但总觉得仿佛早就见过面、也曾蒙受过他的照拂……总之很亲切。大概是他与自己有很多相像之处吧:从同样不值一提的出身,到同样对光芒万丈的人产生青睐,再到见过光之后却越发自卑的沉沦,再到触底反弹决心去追上那束光。
沈曳身上总有一股温和的寸劲儿——那股劲儿,自己也想要有。
快到站的时候,林琅收到了路黎发来的一张名单。
七八个作者,其中不乏林琅看着眼熟的——都是被温文集团旗下各个公司以各种理由封杀的人。全部都被束缚在“温文新赏”这个公司壳子里。
所谓的“封杀”,不是单纯“日后不予合作”这么简单。温文的手段一直毒辣:比如在路黎负债的关头上签下路黎“二十年合约”,但从此再也不给他工作和曝光的机会——类似的招数他们用了不少,目的就是为了提防这些作者凭借一己之力野蛮生长,有天成为能站出来与他们对抗的“大咖”。
搞创作的总容易被套住,是因为没有几个作者是懂法的——一个月前的林琅自己也一样。
今年爆红了一部言情剧,原着小说作者当年稀里糊涂地只用5万元就把自己十余部小说打包卖给了温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