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负心(三)(1 / 5)
文选人元庆,常举进士出身,年二十二。
元庆生得有棱有角,大抵外头的传闻都是真的,他知道自己得吏部看重,所以走进屋子时,浑身意气风发。
“见过许少卿。”元庆礼仪不出错,神情却倨傲。
有那么一下子,许锦之仿佛看到了刚刚进士及第的自己——春风得意,不将任何事物放在眼底。
只是,不过四年光景,他在官海沉浮中,已经难寻过去的影子了。他变成了一个稳重而知进退之人,在坚持惩恶扬善的原则之上,有时迫不得已,竟也要短暂地藏垢纳污。
“元选人,今日请你来,是因凌疏一案,大理寺决意重审。你先前替郑大喊冤,说凶手另有其人,他是谁?”许锦之问。
“正是戏班子里的曲梨落曲娘子。”元庆答。
“你是如何得知?难道曲娘子行凶时,你瞧见了?”许锦之又问。
“自然不是,我平日里读书读累了,总喜欢去看些弄戏舒缓一下,长此以往,便跟戏班子里的人混了个半熟。戏班子里有位曲娘子,长得有几分姿色,弄鬼神戏也弄得像模像样。但她不满表演时,更多人喜欢看凌疏弄妇人戏,觉得自己的风头被比下去了。我曾经亲耳听到她刻薄地嘲讽凌疏长得瘦弱,说他不男不女,父母有他这个儿子,简直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凌疏当时生了气,和她拌了几句嘴,她就诅咒凌疏迟早暴毙在台子上。如今,倒真的被这位曲娘子说中了。”元庆答道。
“这并不能作为证据,最多只是一条线索。”许锦之道。
“我自然知道。”元庆毫不客气地说道,“只是,郑大跟凌疏素不相识,只因有了一些误会,他就要杀人?他这样的底层百姓,平日里被人误会、受人白眼的地方多了去了,是不是每个人都要杀呢?再者,凌疏死得不明不白,凶手杀人手法如此巧妙,会是郑大这样的人想得出来的吗?曲娘子与凌疏有矛盾,也有利益冲突,俩人还互相熟知,不比郑大有嫌疑多了?可是,刑部就是不去查,倒对郑大屈打成招。”
许锦之细细地打量了他一番,从元庆一番话中,已经能看出,他是了解此案最多的局外人。知道刑部的办案流程,或许是他如今的身份能打探到一二的。那么戏班子内部的关系,真的如他所说,是他跟艺人们混得半熟后,无意间窥见的吗?
“元选人,你与郑大,是否为旧相识?”许锦之问。
“我与郑大素不相识。许少卿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