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部分(3 / 6)
派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成功地使收入差距大大缩小,而且对整体经济几乎毫无负面影响。实现这一成就的男男女女为当今的自由派上了一堂示范课,说明了领导力会带来多大的改变。
但这些男男女女是何许人也?他们为何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如此大的变化,又让这些变化屹立不倒?
[3] 约合69.7平方米。—编者注
04 那个年代美国很平等
罗斯福新政给美国带来了什么
选举权越来越普遍
南方是国中之国
强大的工会是如何形成的
平等年代的两党政治
上了年纪的美国人几乎无不熟悉一张照片:哈里·杜鲁门手举一份《芝加哥每日论坛报》的初版,笑容满面,报上的头版头条是《杜威击败杜鲁门》。不,杜威没有。1948年大选前的民意调查表明杜威几乎必获大胜,但最后却是杜鲁门获选,这实属美国史上首屈一指的政治大逆转。
杜鲁门一鸣惊人式的胜利已成为永载美国政治史册的时刻,也应铭记的还有在竞选中杜鲁门的支持者如何高呼:“给他们地狱,哈里!”但我可以断言,没有几个美国人知道,他们要杜鲁门把地狱给谁,地狱又是什么意思。如今,在人们的心目中杜鲁门大体是一个外交家:他主持制订了“马歇尔计划”与遏制战略,在柏林和朝鲜与斯大林对峙,并将美国带上了最终赢得“冷战”的轨道。
但在1948年,外交政策并非总统竞选的关键议题,一是由于“冷战”尚未真正开始,二是由于共和党人在强烈的反共主义与传统的孤立主义之间首鼠两端,未能决定外交政策的立场。1948年选民最担心的事情是,共和党人或许会把罗斯福取得的国内成绩全盘推倒。
托马斯·杜威想在选战中用一些美国当时的著名棒球手约吉·贝拉(Yogi Berra)式的庸俗话来安抚选民,例如“诸君之未来仍在诸君之前方”。但杜鲁门集中火力攻击共和党控制的国会,从而将大选变成一场针对“新政”的全民公决。
1948年的国会在努力逆转罗斯福的“新政”。国会中共和党人事实上的领袖是参议员罗伯特·塔夫脱(Robert Taft)。被时人称为“共和党先生”的塔夫脱强烈反对被他视为“社会主义”的“新政”,这不单是在意识形态上表表姿态而已:1946年共和党人夺取国会之后,塔夫脱就促成了《塔夫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