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部分(3 / 6)
中间派组织,没有固定的政策路线。除美国发展中心外,还有一些进步主义智库是政策辩论中的重要角色,如预算与政策优先中心、经济政策研究所等。但按财力与人力比较,这些组织是小鱼,保守主义运动的智库是巨鲸。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保守主义运动智库的勃兴意味着,从属于该运动的知识分子现在只需奉扬一定的观点,就可以过得很不错了。这是有代价的,正如巴特利特发现的,他们想要的是忠心的僚属,而不是独立的思想家,但许多人觉得这是笔划算的买卖。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智库是由富裕家族组建的一小群基金会凭空召唤出来的。较大的基金会,尤其是遗产基金会与美国企业研究所,也得到了公司的大笔资助。
新闻界也有类似于保守主义智库网络的东西。和保守主义运动的智库一样,《国家杂志》(National Journal)、《公共利益》、《美国旁观者》等刊物也是在右翼基金会的大力扶助下创办的—基本上就是那些扶植智库的基金会。还有一些支持保守主义运动的报纸:《华尔街日报》的社论版长期以来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被文鲜明(Sun Myung Moon)的“统一教”所控制的《华盛顿时报》,事实上已成为小布什政府的传声筒。当然还有《福克斯新闻》,其口号“公允平衡”颇有一丝奥威尔小说的意味。
最后,而且同样重要的是,还有游说者与政客结成的纽带。表面上多种多样的公司游说团体,就像表面上多种多样的保守主义智库一样,掩盖了该运动的集权本质。在里克·桑托伦参议员于2006年竞选失败、被迫另谋一份迎战“美国之敌”的新职位之前,每周二都会和20多名顶级游说者开会。尼古拉斯·孔费索雷(Nicholas Confessore)在2003年如此描述这些会议:
参会的游说者每周传阅一份空缺的职位表,然后讨论支持哪些人。桑托伦的职责是确保每份工作都给忠诚的共和党人,例如一位参议员的幕僚长、一位白宫高级顾问,或已证明忠实可靠的另一位游说者。桑托伦选定一名候选人后,参会的游说者会确保别人知道谁是共和党领导层青睐的人。桑托伦的每周例会,以及众议院多数党党督罗伊·布伦特(Roy Blunt)主持的类似会议,都是“K街战略”登峰造极的形式。“K街战略”是诺奎斯特与前众议院多数党领袖汤姆·迪莱(Tom DeLay)制订的一项计划,即将民主党人逐出游说团体,把这些职位授予忠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