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部分(2 / 6)
过是因变起突然,令共和党上层猝不及防而已,戈德华特也在竞选中遭遇惨败。但保守主义运动继续向前,并吸取教训。在里根教导下,该运动学会了如何用民粹主义的言辞来包装精英统治论的经济理念。尼克松虽不是保守主义运动分子,但他演示了如何利用美国的阴暗面—族群与社会怨恨、对国内外安全的忧虑,以及种族问题这个重中之重—来赢得选举。
最后这些因素至关重要。它们使极右的主张不再停留于无用的抗议,而是转变为制胜的战略,从而赢得了大笔的资金,并建立了保守主义运动的机制,即今天我们所知的“右翼大阴谋”。
不过,本章前文述及的第二个困惑又随之而来。收入不均的加剧本应让福利国家更受欢迎,在这个时候,那些鼓吹缩小福利国家、实施累退税制的人为何能赢得选举呢?这就是下一章的主题。
09 黑暗的选举
虚伪的政治
共和党胜利的秘密
邪恶帝国
宗教与道德对政治的影响
工人和移民对选举的影响
造假:黑暗的选举政治
美国走错了方向
选民并不只是基于自身利益投票—其实一位彻底自私的选民根本不会去投票,因为前往投票处的成本超过了单个人的投票对其自身福利可能产生的影响。一些人也许原则性地投票反对“大政府”,即便政府项目对他们来说或许利大于弊;还有一些人会支持慷慨的政府项目,虽说他们根本用不着。但我们仍会觉得,选民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自身利益。事实也的确如此:与身处收入分配顶端的1/3选民相比,底层的1/3选民明显更支持增加政府开支、政府工作计划,如此等等。因为“大政府”,即福利国家,有两种功用:第一,它是一种保障形式,保护人们免遭一些生活的风险,让他们放心,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不会在晚年忍饥挨饿,而且如果年龄超过65岁,就不用担心没钱动手术;第二,它大体上将收入向下层重新分配。
例如,可以想想联邦医疗保险的效果。联邦医疗保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社会保险,它能让人安心—就算有些人支付到体系中的税收和保险费最后超过了自己获得的福利也会觉得安心。不少60岁左右的美国人会觉得,一定要努力坚持,活到能拿联邦医疗保险的年纪。他们勉为其难地支付高额的保险费,惶惶不安地过活,企盼不要生大病,直到最终迎来神奇的65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