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峨眉派分宗之战(4 / 10)
石莹莹见独孤展鹏如此静心听讲峨嵋派之事,这是她本派的事,自也知道得比她二叔公为详,因而接口道:“祖师婆婆上了峨嵋山之后,虽勘破了十丈软红,但改不了她救世济众的菩萨心肠,有感于女子体弱力怯,尤其出家修行的僧尼,常有受恶徒匪人**之事发生的可能,便将自己的武学加以变化,以适应女子练武自卫之用。她称之为不接手击敌自卫之功!此功先在峨嵋僧尼中传授开来,因是女子用的武功,故称‘蛾眉武功’。后这武功代代相传,后辈便自称凡练‘蛾眉武功’的为‘蛾眉派’,尊开山祖师为祖师。后来因音成讹,传到后来,就被误解为‘峨眉派’了!”
“‘峨眉派’本是代代相沿袭,只传女不传男的。且本派规矩,只准自卫之用,不可仗技出头露面,管江湖是非、武林恩怨。本派后来的弟子,无师父,因师父只有一个,即祖师。凡授拳者称师姐,受授拳者则称师妹,对外不准透露门派,世代如此。故我峨嵋派虽创派甚早,但格子本门规矩,为世人之鲜知,甚至根本不知有峨嵋一派。”
“峨嵋山多佛寺,僧人大多信奉佛教密宗。密宗也有其只许密宗弟子练的武功,是天竺僧人善无畏、金刚智与不空三大师从天竺带来的瑜珈密教武功。峨嵋山僧人的武功与西藏的藏密武功有同有异,自成一派,他们自称峨嵋派武功。峨嵋僧人的武功,一方面把武功传播给严经甄别选拔后的僧、俗弟子得以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又吸收了峨嵋山地区川派武林的武学精髓,久而久之,就渐形成了僧、俗混杂、男、女并有的峨嵋山派武功,它实质是僧人密宗武功与川蜀武**功的合并总称。今之世人称之峨嵋武功,主要指僧、俗合流的武功。”
“原来,峨嵋派渊源这样复杂。”独孤展鹏叹道。
“到了天门大师的上两代祖师手里,祖师知悉峨嵋山尼姑们另传有武功,便与当时尼流峨嵋派的掌门大师姐商量合派之事。当时的大师姐是个性子温和之人,心肠慈善,但遇事缺乏果毅决断。她打不定主意,便与二师姐、三师姐等诸位师姐商议。二师姐是个敢作敢为,很有抱负的人,她很想把本派武功发扬光大,使本派得到大发展,于是力主与峨嵋山派僧、俗合作,推广本派武功。三师姐不同意合并,说祖师创派时就定下门规,不得过问武林之事,不得对外泄露门派,不得仗技炫人。这样一合并,门规全被破掉了。结果,大师姐听了二师姐的话,同意合并,三师姐与十七师姐两人便与部分不愿合派的尼众,远走他乡了。当时青梅大师与虚云神尼才入峨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