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影响(2 / 4)
年李鸿章创建江南制造局的初衷,当时西方列强发起的两次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为挽救摇摇欲坠的清王朝,以恭亲王奕忻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为首的洋务派,发起了购买和仿造洋船洋炮、加强军事实力的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江南制造局就是由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一个军工企业。
早在1863年,曾国藩就派容闳赴美国购买机器,准备建立新式机器制造厂。是年,李鸿章也在上海设立韩殿甲制造局、丁日昌制造局,并雇英国人马格里建立松江炮局。此三局称炸弹三局,规模很小,仿照西法生产炸炮、炸弹。
1864年春,李鸿章派丁日昌在上海寻购外国工厂机器,准备在试办炸弹三局的基础上,兴办一座大型的军火工厂。同治四年(1865)5月,李鸿章果断命人在上海虹口买下美商旗记铁厂,又将上海和苏州两个洋炮厂并入,再加上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来的机器设备,建成江南制造局也称“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9月29日,朝廷正式批准江南制造局成立。
当时江南制造总局的规模真心不大,就算几个枪炮厂还有炸药厂加起来,都比不上琼崖铁矿规模的五分之一,更不要说跟乡勇队旗下早有规模的军工体系相比,只是乡勇队一直秉承低调原则不引人注目而已。
虽然跟曾国藩有些不对付,但江南制造总局的成立,吴可和乡勇队可是出了不少力气的。
别的不说,采购机器设备方面吴可便拥有极大便利,通过之前一系列合作,两广与美国方面已经形成了默契,想要采购军工方面的机械设备真心简单。
通过乡勇队中的淮北汉子,李鸿章显然对乡勇队旗下的军工体系有一定了解,所以筹备江南制造总局的第一时间,他便通过淮北老乡的关系找上门来寻求帮助。
不是李鸿章找不少洋人商行,在上海的那段时间他与某些外国洋行保持了十分良好的关系,可惜他对外国局势当真两眼一摸黑,为了避免受骗丢脸这样的乌龙事件,找吴可这等熟悉门当的人帮忙显然更加可靠一些。
除了单纯的制造外,为培养技术力量和传播科技知识,江南制造局附设有广方言馆、翻译馆、工艺学堂。广方言馆原是李鸿章于1863年奏设的上海语言文字学馆,之后并入的江南制造局,每期招生80名,4年毕业,主要开设国文、英文、德文、算学等课程。
翻译馆聘请英国人伟烈亚力,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