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造势(2 / 4)
险要地永宁洞和峡口均落入清军之手。峡口在堡的西面,是黄河青铜峡口,也是秦汉二渠的渠口,永宁洞是山水沟(今山水河)通过秦渠涵洞的地方,秦汉二渠在此汇合,北流至黄河地理位置十分关键。
不久回民叛军从河西履水过河,夺回峡口,并打败前来进攻的清军。与此同时,回民叛军在永宁洞方向也发动进攻。
之后一段时间,回民叛军千余人从金积堡东南突然进至秦渠南,占领石家庄和马五寨几个村堡,抢修防御工事。石家庄扼秦渠之要,刘松山得知石家庄被占,连夜率部来攻。回民叛军急忙退至马五寨继续抗击,不久后刘松山在进攻马五寨时中弹而死。
清军进攻连连受挫,士气日低,回民叛军乘机发动反攻。叛军一部由马正纲率领由宁州、正宁进入陕西三水,马朝元也率部由金积堡出宁条梁(今陕西靖边西),两支队伍在甘泉会合,东攻韩城、郃阳。与马化龙有联系的河州、狄道回民军也攻占渭源直逼巩昌,使甘肃战局为之一变。形势对叛军十分有利。
但是,由于回民叛军缺乏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各自行动,不能有效地协同配合,所以有利形势逐渐丧失。进入陕西的叛军在清军的追堵下,力量受到很大削弱,只得退回甘肃。
在金积堡地区,马化龙对朝廷抱有幻想,几次向清军“求抚”,遭到拒绝后,又分兵四出,没有集中兵力给来犯清军以致命打击,对永宁洞水口的几次进攻也未得手。
回民叛军的反击失策,给了清军调整部署的时间。左宗棠一面调兵截击入陕回民叛军,并奏调郭宝昌进攻花马池、定边,以打通金积堡东路粮道,一面命刘松山的侄子刘锦棠接统老湘军,重新组织对金积堡的进攻。
刘锦棠一面加强对永宁洞的防守,一面在黄河两岸夹河筑垒,保护河西通道,并将灵州至吴忠堡之间堡寨逐一攻占。
为从南面进攻金积堡,左宗棠命令黄鼎、雷正绾率中路军夺取峡口,并攻占金积堡西面汉渠内外20余座回民叛军营垒,直逼金积堡西南的洪乐堡。
在清军的大举进攻面前,回民叛军毫不畏惧顽强抵抗。清军付出了沉重代价,才攻下金积堡周围各堡寨。
清军在金积堡四周挖掘长壕两道,壕深几米,宽十几米,壕边筑墙,高达丈余,两壕一防堡内起义军突围,一防堡外义军救援。清军沿壕分段驻守,金运昌部驻北面,刘锦棠部驻东、南两面,雷正绾部驻西南,黄鼎部驻西面,徐文秀部驻西北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