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造势(3 / 4)
在清军的严密包围下,河州回民叛军派出的两支援军被阻截,金积堡防御形势日趋恶化。
不久之后回民叛军粮尽援绝,陈林率部分叛军向黄鼎、雷正绾“求抚”。6天之后,马化龙亲赴刘锦棠营中请降,表示愿以一人“抵罪”。
马化龙及其子马耀邦向清军交出各种火炮56门、各种枪千余杆,并写信向王家疃庄的回民叛军劝降。不久之后清军攻入王家疃庄。刘锦棠以马化龙藏匿枪支为借口,将马化龙父子干掉,金积堡之战遂以回民叛军的失败而告结束。
金积堡是陕甘回民叛军的核心堡垒。金积堡之战的失败,使整个西北地区的反清形势受到极大影响,清军从此掌握了西北地区的主动权。
金积堡之战失败的原因一是回民叛军领袖马化龙出身于回族上层,他的反清主要是为了保持和加强其原来的宗教、政治特权和经济地位,并不是要推翻清朝统治,因而没有提出鲜明的政治口号,更没有斗争到底的决心,时时想“求抚”,最终还是请降,这是金积堡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
还有回民叛军没有统一领导,力量分散,形不成强大、集中的打击力量,各部之间的协同也不好。所以往往是各自为战,被清军抓住机会各个击破。
当然,叛作战指挥上也有原因可找,没有抓住有利战机适时集中兵力夺回永宁洞水口就是一大失策。
清军方面则比较成功,左宗棠针对西北地区的地理特点,制定了正确的作战方针。完成对金积堡的包围后,又成功地使用深沟高垒阻断了回民叛军的内突外援,迫使处在绝境中的叛军“求抚”。
但是,清军的胜利也是付出了代价的。在这次作战中,清军“死伤山积,屡失大将”,仅刘松山部老湘军,就损失了十来位营官,官兵死伤千余人,因伤致残两千余人。
左宗棠承认十多年来“剿发平捻”,所部伤亡之多也没有超过这次作战的,可见清军损失之重。
由于回民叛军的牵制,左宗棠一时抽不出身理会其它事务,接到吴可的通报信件之后,回了一封措辞强硬的信件,建议吴可与两广千万要注意,不能给法国人任何可趁之机,不然以后的麻烦只会更大。
与此同时,他也给朝廷上了封折子,立场鲜明的支持两广对法国人采取强硬态度,为了大清西南边陲的安宁稳定,一定不能给法国人任何插手安南内务的机会,希望朝廷能支持两广方面的对外举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