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跟我走(大结局)(10 / 14)
笑了起来,他本来想将林远方的军,却没有想到被林远方反将了一军。这个年轻人,还真不简单。
校长在一旁含笑不语,他本身就是华清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又当了这么多年领导,自然知道林远方说的都是真实情况。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经济问题喜欢搞经济模型,在创立数学模型这方面,数学家是具有天然的优势。
“你这篇文章应该发表在一年半前吧?”戴老也是心胸开阔之人,不然也不会成为中央经济智囊团的首席专家,也不会被校长请过来主持对林远方的询问。戴老问道,“当时不仅仅是国内,甚至是全世界都看好亚洲,你怎么就认为亚洲一定会发生经济危机?”
“如果简单点就说,因为亚洲,特别是东南亚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大规模资本和密集劳动力的投入上。”林远方平静的阐述道:“但是这是一种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真正的知识进步和技术创新,也缺乏健全有效的制度支持,所以,这种经济增长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停止,而且,亚洲的国家大部分是不发达国家,或者是欠发达国家,而在生产领域这些国家只能通过装配和生产发达国家所需要高技术产品的初级产品来获取自己的利润,这种利润,是在高人力物力投入下才能获取的,到那时,这种高人力物力一旦投入衰竭,经济翻船,甚至经济崩溃地可能姓都是存在的。”
“但是这只是一种可能,一种猜测,还没有实际发生,对不对?你为什么就敢在文章中预言亚洲经济危机一定会发生?”戴老步步紧逼。
“因为它确实发生了。”林远方一笑。思绪回到了黄海市,如果不是因为发生经济危机,金相姬的帝瑞皮具公司就不会资金链断裂,以至于狼狈地逃回韩国。郝向前的事情也不会暴露,他林远方也不会被选上市长,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地厅级干部。
“可是在没有发生之前,你为什么就敢下百分之百肯定的结论?这是不是过于自信了?自信是好事,但是一定自信心过了头,就容易膨胀成虚荣心,影响到对经济局势的整体判断,一个不慎,就会对全……什么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
说“全什么”的时候,戴老明显是顿了一下,把某些字眼给隐去了。
“戴老,你的意思我明白。同一个经济事件,让不同的经济学家来分析,可能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个在我们国内经济界尤其常见。”林远方说道。
戴老明知道林远方不是在说自己,老脸还是禁不住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