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2 / 5)
了边城,美其名曰:支援相国的书院顺利开展。
又顺便让户部拨款,工部出图,兵部派人去给相国扩建书院校舍去。
搞得丞相大人本来只打算弄几个私塾先生,盖四五间教室,加盖个食堂,图书馆就算的计划彻底破产。
小书院被迫扩建成了一所大院校,从教室、食堂、寝室……等等,一应俱全,所教设内容工、农、兵、林、商、医五花八门。
无论你是想从商,还是想从政,想务农,还是想当兵,只要你有目标,这里就给你一个实现目标的平台。
在这所学校还在紧锣密鼓的建设时,各地的学子们就已经闻风而动开始打包行装,准备长途跋涉前往凉州求学。
这里是古代,建筑风格自然是不能搞得现代,但是孟明远还是尽量按后世名牌大学的整体教学设施进行学校的整体布局建设。
无论是图书馆、体育场、靶场、马场、游泳场等等,零零总总的设施尽可能做到全面而充足。
设施是一流的,师资是一流的,收费上自然也就相应的会很可观。
但这并不是说贫苦人家的孩子就没有了机会,丞相大人自然是不会干这样的事的,这与他的初衷相背。
勤工俭学——这么大的一所院校,设施多,就必然需要人清理维护保养,学校除了一些极少的教师、员工,其他的事情都是需要在校学生去做的。
这是这所院校与其他书院、私塾最大的不同之处。
吃不了苦、受不了累的或者体力弱的,可以适当多交学费,减少体力实践。
这看似是丞相大人给富贵子弟的一个福利,但文昌帝却看到了美人爹爹的“险恶用心”——用最简单的法子试出学子的求学心态。
文昌帝相信,后面自然就会有不同的待遇,这所名为“凉州之锦”的书院想学到真正的东西必然是在亲自动手上,否则这便失了美人爹爹最初办学的初衷。
不得不说文昌帝到底还是由孟明远一手教养长大的,对他的美人爹爹还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
各地学生陆续到达凉州的时候,学校仍在建设中,但已经开始收纳学生。
学生到宿舍报到之后的翌日便会被安排参与到学校的开发建设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有一些富家子弟,权贵纨绔直接交了银钱便休息去了,在第一道关卡便被刷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