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3 / 5)
千里迢迢而来,再千里迢迢而回,这是注定了的事——在他们缴纳了足够的银钱之后。
各地抱着不同目的而来的学子,陆续而来,也陆续离开,只有一少部分有机会被留下来成为这所“凉州之锦”的在校学生,还有一部分会成为非正式的走读生。
文昌帝将皇家子弟整体打包就派兵送去了凉州,给各家放话,要钱一律不给,让他们自己想辙去。
说白了,就是让那些皇子龙孙自己动手去完成学校交待的事情。
一些元勋武将也对自家子弟做了相似的训诫。
他们太清楚丞相这个人的不同一般之处了,想要学得真东西,那就得像丞相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想得到的比别人多,那就必须付出的也比别人多,否则得到手的东西你只怕也没本事留得长久。
学院里有许多学士之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也有许多他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东西。
在这里,经验丰富的老农可能会是你的讲师,厨房配菜的小工也可能会做你的一堂讲师……三人行,必有我师,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印证。
学富五车的翰林学士固然满腹经纶,可是有一些人却更喜欢那些踏实真切的实践课。
这里有工部能工巧匠做出的大型推演沙盘,有沙场将军梦的学生可以纸上谈兵,更有机会指挥一支武装齐备的军队演练自己的军事布阵。
“凉州之锦”学院有附属的凉州卫农垦部队负责充当演习的红蓝双方。
凉州这样的边塞之地,因为有了这所“凉州之锦”变得更加的繁华,来往达官贵人也多了起来,边防力量自然也更牢固了。
三年之后,又逢大考之年,殿试之后,文昌帝领了一帮文武大臣,进士贡生等到了凉州城。
在“凉州之锦”书院内与那些尚在学校求学的学生们来了一个面对面的挑战比赛,然后——当年考科排入名次的举子整体质量不如这些尚被丞相大人关在学院认为达不到放出条件的学生。
都不用旁人说什么,那些进士贡生们自己就觉得汗颜无比。
这就叫用事实说话!
而事实胜于雄辩!
“相父,这样的人才你怎么会说他们达不到应试的条件呢?”
丞相大人微微一笑道:“臣培养的本就不是应试的人才,他们是实干的人。”
于是,文昌帝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