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1 / 4)
康熙五十二年很快到来了,这一年,乃是康熙六十万寿,举国同庆。
三月十八,乃是康熙家宴。黛玉早早起来,身着亲王福晋礼服,随着胤禛进宫叩拜。
一路之上,见京中匠人已经用红绸等物将京城装扮的富丽堂皇,焕然一新。彩坊接连不断,连缀着彩墙,灯廊灯棚无数。
雪雁在车里看的眼睛都直了,拍手笑道:“真是好看,咱们在京里时候也不短了,竟是今日才算开了眼界呢。”
黛玉瞧着她那副样子,掩口笑道:“能不好看么?这是皇上甲子万寿,自然与往年不同的。原就是要隆重的多了。”
秋雁听二人如此说,也忍不住将帘子撩起了一条细缝儿看了看,回过头来赞叹不已。
黛玉瞧着外头热闹喜庆,心里却不免有些个叹息。
如今胤禛管着户部,这几年天灾频发,国库本就不充盈。自去年起,经由康熙同意,胤禛开始着手追缴国库欠银,虽然有了些成效,然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去。
这次万寿节,黛玉眼见着他为了银子等事情焦头烂额。虽有内务府承担了一部分用度,户部仍是出了大头儿的。再加上万寿节上事情繁琐,一桩一件儿都不能有丝毫差子。
年前,有人奏称,今年乃是康熙六十之寿,虚岁却是六十一岁,生肖中天干地支重合,乃是“犯太岁之年”。天子犯太岁,恐这一年将有天乱。
为化解这一灾难,康熙急命户部户部铸“罗汉钱”,赶在万寿节前送往各地寺庙,请高僧开光持咒,散与善男信女。
此事未完,正月里头又有各地耄老之人感念康熙仁政,使得“四海奠安、民生富庶”,纷纷来京,为康熙贺寿。
康熙见到这种情形,自然为自己深得民心感到欣慰。八贝勒胤禩等人抓住时机,奏请康熙举行“千叟宴“,以示恩隆礼洽,与民同乐之意。
于是,康熙决定在万寿庆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宴赏众叟,宴后送归乡里。差事便交了给胤禩去办。
胤禩自一废太子后被康熙所忌惮,这几年虽然也还领着差事,然而却并不得康熙的心意。此次一心讨得康熙高兴,为保证筵宴的成功举行,千叟宴的准备更是做了十足十。不但让内务府营造司的工匠为老叟们进出的各个宫门油饰了过木门座,盛宴周围的殿宇房间也油饰一新,从而显得更加光彩耀人,富丽堂皇。
到了二月中,入京老者已有数千人。其中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