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铁血板荡 (1)(18 / 22)
。周青臣径自站了起来,一拱手高声道:
“陛下,臣有话说。”
“好。说。”嬴政皇帝淡淡地笑了。
“启奏陛下,”周青臣声音清朗,大殿中每个人都抬起了头,“臣闻冬来朝野多有议论,言秦政之种种弊端,以星象预言秦政之艰危。臣以为。此皆大谬之言也!
往昔之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明圣,平定海内,驱除匈奴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以来,不及陛下威德也!陛下当有定心,无须为些许纷扰而累及其身也!”
“好!为仆射之言,朕痛饮一爵!”嬴政皇帝大笑起来。
大臣们为周青臣坦诚所动,举殿欢呼了一声:“博士仆射万岁!”
“周青臣公然面谀,何其大谬也!”一声指斥,举殿愕然了。博士淳于越霍然离座,直指周青臣道,“青臣以今非古,不敬王道,面谀皇帝,蛊惑天下,此大谬之论也!”淳于越昂昂然指斥之后,又立即转身对皇帝御座遥遥一拱手,“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非但不思助秦政回归王道,却面谀陛下,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也!”
一言落点,举殿哗然。淳于越仅仅指斥周青臣还则罢了,毕竟,博士们的相互攻讦也是帝国君臣所熟悉的景象之一了。然则,此时距郡县制推行已有八年,淳于越却因指斥周青臣而重新牵涉出郡县制与诸侯制之争,且又将自己在博士宫说过不知多少次的“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再次在大朝会喊将出来,若非偶然,则必有深意,这个儒家博士究竟意欲何为?一时间议论纷纷,大殿中充满了骚动不安。
“少安毋躁。”嬴政皇帝叩了叩大案,偌大正殿立即肃静了下来。
“既有争端,适逢朝会,议之可也。”
嬴政皇帝话音落点,大殿中立即哄嗡起来。身为大臣谁都清楚,皇帝的议之可也,可不是教臣子们如市井议论一般说说了事,而是依法度“下群臣议之”。也就是说,可以再次论争郡县制是否当行。这不是分明在说,郡县制也可能再度改变么?
如此重大之迹象,谁能不心惊肉跳?整个大殿立即三五聚头纷纷顾盼议论起来,相互探询究竟该如何说法?
“陛下,周青臣之言面谀过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