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部分(5 / 6)
维的残渣(14)
“感谢上帝,副校长终于离开了。现在我们能把这些难看的旧丝绸袍子都脱了,亮出我们的派对礼服裙吧。这么热的天气,我们为什么要在学术行头里闷着,为什么要那么在意等级和身份呢?现在!他走了!把所有不是晚礼服的东西都给我,我要把它们都扔到教研室里。还有我的。范内小姐,你的袍子上面有名字吗?哦,好姑娘!现在我的办公室里,已经有三件莫名其妙的袍子躺在那儿了。学期结束的时候,它们就躺在那里。当然,不知道主人是谁。这些不整洁的小浑蛋们,她们觉得收拾那些该死的杂物都是我们的工作。她们把它们到处扔;然后就互相借;如果有人因为没穿袍子外出而被罚款,那一般都是因为别人把她的拿走了。而且这些倒霉的袍子经常像抹布一样脏。她们用袍子擦灰尘,拨壁炉的火。我想起我们这忠诚的一代人是多么精心保管这些衣服——可这些年轻的小浑蛋们一点都不在乎!她们非要穿得不伦不类,就像《潘登尼斯》①的插图——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但她们那个现代化的理念,就是去模仿男大学生,而且还是半个世纪前的男大学生。”
“我们有些往届学生也不能让人引以为荣,”哈丽雅特说,“比如说,看看古宾斯。”
“哦,我的天!这实在太让人厌烦了!她把所有东西都用安全别针别到一块儿。我真希望她能洗洗她的脖子。”
“我倒是觉得,”德·范恩小姐一针见血,“那个颜色就是她皮肤自然的颜色。”
“那么她应该吃胡萝卜,洗洗她的体内循环,”院长说,把哈丽雅特的袍子夺过来,“不,你别麻烦了。就从教研室的窗户扔进去,花不了一分钟的时间。你可别想溜,不然我永远都找不到你了。”
“我的头发还整齐吗?”德·范恩小姐问,没有了帽子和袍子,她突然变得人性化起来,而且缺乏自信。
①《潘登尼斯》(pendennis)是英国作家威廉·萨克的著名小说,里面有对英国著名大学男生生活的描写。
“这个,”哈丽雅特说,一边打量着她头上厚厚的、铁灰色的发髻,发髻上面插着过多的发针,像个槌球铁环一样冒了出来,“有一点点冒出来了。”
“经常这样,”德·范恩小姐说,茫然地摸着发针,“我觉得我应该把头发剪短。那样应该少些麻烦。”
“我喜欢你现在这个样子。那个大发髻很适合你。让我帮你吧,可以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