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整整三章(10 / 12)
想法。”
荀况细细品味着秦子楚话中透出的意思。
两人静静的对视了片刻,荀况温和的说:“那么子楚公子想要如何运用儒术呢?”
“以法家订立典律,明确何事会触犯法律;而用儒术教化百姓,令其知廉耻、开民智。不以出身而论才能,个人成就仅凭才智。”秦子楚说到此处,微微眯起眼睛,忽然笑了起来。
他声音异常温柔的说:“当‘法’与‘礼’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就能够摆脱公卿世禄的束缚,若是贵族做出不合礼法的事情,一样能够让其受到惩罚,而若是寒门学子懂得礼法并且践行之,同样可以封官拜相。”
秦子楚所说的内容在现代看来是极其自然的“法制”和“人治”的结合,但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则充满了浪漫色彩。
他的想法与荀况不谋而合!
荀况身处稷下学宫的时候,因为不断阅读各家流派的学说和亲身感受到的天下大统趋势,而让他在儒家“礼教”的基础上凝练出了“法制”的想法。
可荀况没想到,万里之外,竟然会有一个身处上位的年轻人与他有着同样的想法。
这个发现让荀况立刻兴奋了起来。
他瞬间收起了之前温和的模样,兴致勃勃的说:“子楚公子是如何得出这样想法的?”
秦子楚淡淡一笑,手掌在空中划了一圈,用一股气定神闲的口吻说:“这天下注定是我大秦的,所以,子楚为了教化自己的臣民提前考虑些事情乃是本分。”
“子楚公子未免太自信了。”荀况摇摇头,刚刚忽然兴起的激动略有些消退。
秦子楚平静的说:“荀况先生与范睢相国有过接触,他提出的治国方略已经显现出了成果。今日我大秦可以灭韩,明日就能够以同样的方式灭掉其余五国。哪怕统一的道路上会有各种阻碍,可谁都无法阻拦我大秦的脚步。子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希望能够获得先生的帮助。我现在已经得到了国主的支持,对待刚刚并入大秦版图的三川郡臣民一视同仁,决不允许士兵侵犯他们的生活、抢夺财物、虐杀百姓;未来,子楚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其他郡县的百姓,让他们享受关中百姓同样的待遇,交同样多的赋税徭役。我大秦的士兵也会保护他们不受外敌进犯,体会平安的生活——子楚有这样的决心,荀况先生还觉得我想得太早了么?”
荀况这才露出真正的笑意。
他点点头,轻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