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道佛两教之争(2 / 6)
诠济法师笑颜赞道:“你果然心内拥有佛性,这般迅疾便了知根源所在!佛经曰,未断我爱,不如洁净。爱恨恩仇,皆是情障。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之人。”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存在,今日之执著,可能会造成明日之后悔。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永远也不可能给你烦恼,皆因自己内心放不下强求的欲望。放下非分欲望,便是佛缘。”
“佛缘,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佛心之人不去看众生之错;只看到众生过错,却看不到自己过失之人,枉谈‘佛’字。要认清自己,看清楚自己要做之事。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令自身一定会后悔之事,也要看清楚事情后果,因为你要对那个后果负责。”
“不要把生命浪费在一定会后悔之处,对己对事负责,便是与佛有缘。魔族之类存在,与佛间关系自不待言,魔性心态也是一种情障,所从事行为也是非分欲望。”
“我清凉寺守护佛,为整个神界佛教拈花古佛,不会望及魔性众生之错,而是昭示魔性存在,本就为天下众生所酿就。因而魔性泛延而至,只能由众生自行解决,而不能依仗佛祖抑或神祇!”
乐圣仙师叹道:“执着与迷失,往往仅在一念间。方到今日,我才知清凉寺之名由来。来到清凉寺,方知拈花古佛因何故在此驻留。清净修行方是佛性本来意志,当机缘与因果成熟时,佛缘自然会来到我们身边。”
立人天师却是一旁呵呵乐道:“道教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此等主动性恩泽广施,正是与佛教未断我爱,不如洁净之善念感知教化相悖之处。”
“在佛门圣地,大言特言道家真理,自然有大不敬之嫌,我等今日里也就不再对此多做深研,各人修行所得,自心当有感念!正如今日在此地之人,便有仙师、天师、法师三种称谓,来由各有缘故,信奉也各有不同!”
诠济法师面上笑意不变,并未因为立人天师这番言语,乃是刻意提醒在场修道之人,莫要被佛家道理所迷失,而心生丝缕不喜之意。
两教间如此教义争执由来已久,像是诠济法师这般,心性有相当悟彻之人,定然不会因此而感到愤忿不宁。
而且目前大敌当前,也着实不适宜再做无谓理念征讨,大势所趋方为共同关注目的。
刘君怀心下生笑,但也感无可奈何,对于此等争执,自己恩师最为理解,因而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