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道佛两教之争(3 / 6)
早早意识到两者间相融相济必要性。
虽然此类结合极有可能不会成功,但主观努力却是不肯放弃。
像是三界真阳心经,便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得来,不过因为它之存在,已是极大刺激到道教中人,虽然此等效果,更多是因为心经尚属道家法术,其中神奇效果却是已初见端倪。
像是如诠济法师这般聪睿如斯,也是转念便即联想到此处,于是开口道:“仙师为仙界称谓,我等也多为那一地出身。实际上各教修炼者中,并无此等名号,乐圣能够获得,无外乎才学与德行据为首者!”
“修仙大道,达者为师,这种达者可不仅仅是修为境界,更因湛恩汪濊般,深厚恩泽广施。还有那高出霄汉,耸立山壑之广阔胸怀!堪称仙师者,才学、德兼备,坦荡不羁性格中,亦为超然而无所拘忌原因所在。”
“各道间现实状况是,同道者往往视人情往故于尘土,过重与论资排辈;异道间怠恶相轻,更将对方描绘为家有敝帚,享之千金之流。正是此种互相诋毁、冷漠排斥,使得一家之言弊病从此流传。”
“正是这般不善立论泛延,令寻常人等只看重古人,轻视今人,崇尚名声,不重实际,又有看不清自己弊端,总以为己方才可由生贤能。却是不知,骐骥千里奔驰,并驾齐驱,互相钦服方会有兼收并蓄共荣。”
“当然,此等异道间争斗,却是天道意志所乐于见到之事。天地元气尚有清气、浊气之分;世间万道各有参差;善恶理解也有相异之处;曲调和寡在于知音;饥寒之迫,安逸之乐,天地间共存。”
“这些均为上天所刻意制造,一如日月有明暗之别,万物一样变迁生死,流传后世也绝非仅有盛大不朽!荣与辱共蒂,厌辱何须求荣;生与死同根,贪生不必畏死,便是上天容乃万物之根本。”
“但我辈修行之人,本就修得逆天之行举,能够信奉天意而不可妄自迷失!仙师所创三界真阳心经,当为现世胆敢挑战天意之人,或许初衷非出乎于此,这等勇于创新,打破旧有枷锢之为,却是绝少存在!”
立人天师频频点头称是,他言道:“天欲祸人,必先以微福骄之,所以福来不必喜,要看他会受;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所以祸来不必忧,要看他会救。既然我辈敢于逆天成事,当有果决心念生得。”
“但现如今,也只有仙师这般才学与德行先行秉持之人,才可引得众生赴之以势,趋之若鹜。个人力量再是强悍,便是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