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殿试题目(5 / 7)
曰治、曰教、曰礼、曰政、曰刑、曰事而已。礼教当先于刑法,法理之外又有人情,若有冲突,又该当如何?
所有贡生都知道,楚王曾有言论“法规在上,王在法下”,他是天底下最讲究礼法规矩,不近人情的当权者,让许多人恨得咬牙,却不能不说他确实是个优秀的领袖。做这个策论,当真要好好思虑一番。
第二题问的是土地兼并。
为天下太平,国曾有平亩之法,改田地之制,欲富国利民,为何富者田连仟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这个问题太尖锐了,每个朝代都头痛土地兼并问题,
这个策问更直指忠王正在查的江州太守侵地索贿案。这个案子查得不顺利,遭遇江州官官相护,甚至被朝官阻挠,因为大部分官员权贵,或多或少侵占过土地,都怕拔出萝卜带出泥,让皇帝和楚王动这个潜规则。一些出身好的贡生不敢动笔,而寒门的学子却是心中激愤,咬牙思虑。
题三问的是边境重开互市。
互通有无使刀剑相加,封禁边贸又使临封有怨,若与边国重开互市有何利弊,作何兴革?
其实基调已经定了,准备重开边贸,才会问改革方法。但这件事处理不好就是国家战乱,边境生祸,贡生们不管胡言,揣摩不已。
题四问得是灾害减产,粮食问题。
耕者无几而食者众,蚕者甚稀而衣者多,又加以水旱虫蝗之为灾,边有烟尘,内有盗贼,民受其害日甚一日。如何使四海无闲,凶荒有备,百姓无饥?
皇帝在圣寿时和皇后一起举行了食虫仪式,整个大幸都知道了即将到来的虫灾与粮食减产问题。大幸每年灾难频发,大家都习惯了。可问题还是很严重……粮食减产。百姓缺粮就容易发生暴乱,国家动荡,处理不好就大伤元气。
可粮食问题,却是很难从根源上解决的棘手问题,天灾巨祸,根本就不是人力能抗衡的。
两百多名贡生不敢与旁边的人交头接耳,更不敢与人目光对视,除了抬头看策题,就是盯着自己的案几沉思。
题目这样重大又敏感,让贡生抓耳挠腮之余,又有些激动,因为这昭示着皇帝是有进取精神,希望有大作为的。而今次恩科的贡生大多是年轻人,年轻人最不缺乏的就是热血!
已经有人开始提笔,在草稿上落笔,渐渐开始打草稿的越来越多,崇祯殿内落针可闻,安静极了。
因抬头看考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