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喋血 (2)(13 / 22)
面朝鲜方向的逃生通道。康凡之所以放弃全歼日军的打算是因为考虑到这股日军的战斗力是所有日军中战斗力最为强悍的,如果一味地穷追猛打,尽管晋军占尽优势,但困兽犹斗的日军仍将会给晋军带来惨重伤亡。
再就是为了将日军尽快赶出中国,将战场移往国外,最大程度的减小对国内的破坏,然后凭借鸭绿江天险建立防线,封锁日军进入中国的通道,以赢得时间和腾出兵力全力应付远东俄军可能的反扑。
对于日军指挥官大山岩元帅来讲,这次对俄作战由于阵亡、受伤和被俘等等已经损失了20多万日本优秀青年,如果再让剩下的这些跟随自己身经百战的官兵全军覆没的话,那自己就是千古罪人而不是“军神”了。
在他的亲自指挥下,日军集中所有炮兵和各类火炮阻击晋军的装甲部队,步、骑兵等作战部队集中兵力冲出一条血路,潮水一般向朝鲜方向突围。在他身后,尽管有不少的晋军装甲战车被打瘫、爆炸或是燃烧,但其他晋军的装甲战车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无所畏惧的冲破己方炮火的阻截,冲入炮兵阵地,枪炮齐发并疯狂的碾压着他的炮兵们,几乎每辆车都粘满了血肉,令人心胆俱裂!
己方的那些步、骑兵就更别说了:不知晋军是想节约弹药还是故意为之,这些追击的装甲战车连枪炮都停用了,一味地开足马力用它们刀枪不入的钢铁身躯和飞快旋转的履带撞击和碾压,一路铺满了己方官兵残缺不全、血肉模糊的尸体,浓烈的血腥气冲击的他几乎晕厥过去!
令他感动的是,勇敢的己方官兵们一波一波的冲上去,怀抱炸药包,用他们的血肉之躯艰难的阻挡着这些装甲战车。尽管大多数这种“肉弹”都被晋军猛烈的机枪火力打倒在途中,但“肉弹”们前仆后继,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成功的钻到敌方装甲战车之下,拉响炸药包同归于尽。
驻守鸭绿江的晋3师遵照康凡的命令给日军闪开缺口,监视败退的日军护送大山岩元帅、乃木西典等几位高级将领“成功”渡过鸭绿江退入朝鲜境内,随即与紧随日军而至的晋军追击部队合兵一处,重新封锁了鸭绿江。
8月12日,驻扎远东的俄军心有不甘,集结残存兵力沿中东铁路侵入东北境内。康凡收到惠丰发来的告急电报后,当机立断回师增援。
侵入东北境内的俄军被惠丰率领的黑龙江驻军阻击在绥芬河一带,无法前进,为康凡增援行动的实施争取到了充裕时间。
康凡命令海警部队的4艘“蛟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