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崛起 (1)(15 / 22)
米口径枪炮体系已经成为北宁海军水面舰艇的标准舰载枪炮体系,大量新技术的应用使这一体系内的枪炮在射程、射速、精度、威力、可靠性、自动化控制等方面都极为优秀,大大领先于当代的同口径武器。另外,该舰还装备了2座4管鱼雷发射装置和4座深水炸弹发射装置用于反舰和反潜。
从该级舰装备的主炮口径来看,与当代世界海军强国主力战舰上装备的152、203、305毫米甚至更大口径的舰炮相比,打击威力相差悬殊,但该级舰装备的最重要的攻击武器系统不是舰炮而是舰中部安装的2座4管鱼雷发射装置。这种发射装置发射新式的“鱼叉-丁”型制导鱼雷,备雷16枚,可实施2次鱼雷齐射。
该雷的作战过程是这样的:舰载作战指挥中心通过本舰所载雷达、声纳等传感器获取到的敌情信息发射鱼雷,鱼雷以40节以上的速度在水下奔驰,初始阶段由本舰利用连接鱼雷的金属导线传送信号对鱼雷进行姿态控制,将鱼雷导向目标的大致方位。在鱼雷上装载的制导声纳捕捉到目标后,鱼雷便可在制导声纳的控制下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操纵鱼雷攻击目标,精确打击敌方的水面舰艇和潜艇,最大射程可达20海里。
该雷是“鱼叉”鱼雷的最新发展型,这一划时代武器系统的投入使用一举改变了“大清”级巡洋舰在与当代世界海军强国装备的厚甲、重炮水面战舰作战时的劣势,成为“大清-丁”级巡洋舰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对舰攻击武器。
而“蛟龙-丁”级潜艇的艇体结构为全新设计,并采用更新型的高性能合金钢进行建造,水下排水量近3千吨,最大潜深超过3百米。尽管鱼雷发射管的数量仍为6具,但换装了“鱼叉-丁”型制导鱼雷武器系统和增加了鱼雷、水雷等武器的携载量,使该级潜艇的攻击力大增。
尤其是该级艇加装了革命性的闭式循环柴油机辅助动力系统之后,在水下就可完成对艇载蓄电池的充电过程,使该级艇的水下潜航时间增加了5倍以上。该艇什么时候上浮到海面取决于本艇携带的液氧的剩余量,而之前那些旧型号的“蛟龙”级潜艇则是取决于艇载蓄电池还剩余多少电能。由于液氧的储存量远大于蓄电池的蓄电量,因此,“蛟龙-丁”级潜艇大大减少了上浮到海面的次数。
再者就是应用了先进的降噪技术和设备,使该级潜艇能够更安静的航行,隐蔽性因此大为提高,成为了真正的威力巨大的“海洋隐形杀手”。
随着北宁辖区半导体技术、微电子技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