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4 / 9)
石越要烦恼的还远不止这场报纸上的大骂战。
二月五日的早晨,两府收到了两份从辽国送回来的报告。
一份是宋朝君臣期盼已久的朴彦成的奏折,这份奏折说辽主已经同意前约立即废止,但新约仍有细章没有敲定,辽主已令韩拖古烈亲自与他谈判,一旦谈妥,则可择期签署,在雄州边界交换誓书。这看起来是个好消息——但除此以外,朴彦成又提到,辽国现在实际主政的,是耶律信与萧岚。北枢密使萧禧长期告病,辽国有流言说他很快要出任上京留守。朴彦成对此忧心忡忡,因为耶律信深得辽主宠信,而他对大宋态度强硬,以后宋辽关系将难免出现摩擦。
另一份报告是职方馆河北房送回的例行报告。河北房通过阻卜的亲善部落,探明去年十二月,契丹从阻卜各部征调了大量的马匹,现已不知这些马匹被送往何处。此外还探明,一月下旬,辽国东京道有五千左右的渤海军不知被调往何处。
这两份报告让石越心头更加沉重。
连石越自己都必须承认,契丹的军事调动,很可能只是寻常的行动,这样的报告以前他也看过。而朴彦成的奏折,基本上也是报告好消息。
因此,这两份报告不仅说服不了司马光,而且会让他更加乐观。石越知道他的习惯,司马光是一定更信任朴彦成的判断的,职方馆的报告,他向来只做为一种参考。
石越手里还有另一份“报告”,一份稍显过时的《海事商报》,上面刊登了一条消息——日本国琉璜价格持续上涨,价格超过了南海各国的琉璜价格。这在几年前也许不奇怪,因为南海诸侯与高丽国装备火药武器,需要制造大量的火药,而南海各国的琉璜开采又刚刚开始。但在绍圣六年以后,当南海各国已经能向大宋出口琉璜之后,日本的琉璜价格还在上涨,摆明了又有一个大买家加入了进去。
石越绝对不相信辽国买进这么多的琉璜只是为了造鞭炮。
然而,这些蛛丝马迹同样也是不足以说服司马光的。所谓的辽人将要南侵,对于司马光,便如狼来了一般,他一生之中,经历过不知多少次,以往每次宋辽两国的国力对比都不如现在来得乐观,过去辽国国力稍强时都没成真的事,在如今大宋国力稍强时如何会发生?尤其是几年前辽国都没有南犯,更加坚定了司马光的这种信心。除非有确实的证据,否则,司马光一定会将此视为大惊小怪,或者干脆是某些人企图生事的阴谋。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办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