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俄国 (1)(13 / 22)
的、把两个大陆分隔开的海峡。但是,白令和他的同事确踏勘了阿留申群岛,而且在阿拉斯加海岸登陆。俄国商人为有利可图的海獭皮贸易所吸引,紧跟在探险者后面。商人们首先剥削阿留申群岛的岛民,然后沿阿拉斯加海岸建立贸易站。1799年,各种私营贸易公司联合组成俄美公司。俄国在阿拉斯加的杰出领导人是亚历山大·巴拉诺夫,他积极地、独断独行地指挥各种活动达派年。他的主要问题是要把粮食从西伯利亚运过世界上风暴和雾最多的一个海洋。因此,巴拉诺夫派远征队沿着美洲海岸去建立能在那里为阿拉斯加的贸易站种植新鲜粮食的殖民地。1811年11月,俄国人在圣弗朗西斯科以北的俄罗斯河旁设立罗斯堡,到1819年,他们已在美洲海岸建立了19块殖民地。
这一扩张导致俄国与西班牙和美国的不和。实际上,俄国人在太平洋西北部的存在明显地有助于1823年门罗主义的发表。最后,俄国人决定放弃他们在美洲占有的土地。皮毛贸易的衰落使俄美公司濒于破产。俄国人担心阿拉斯加太遥远了,他们无法保护它不受美国扩张主义的侵害。他们预料自己迟早会失去这一地区,就于1867年以70O万美元的价格把它卖给了美国,也就是说每英亩土地的价格不到2分钱。
阿穆尔河流域其时,俄国人在北美洲的活动重新引起俄国人对阿穆尔河流域的兴趣。俄国人需要在太平洋有一个出口作为向他们的美洲殖民地供应物资的基地。他们的确有了鄂霍茨克港,但这是完全不够的,因为这港口每年一直冰冻到6月,而且几乎不断地被雾笼罩。此外,这港口濒临一条浅河,河内有危 3ǔωω.cōm险的沙堤阻塞河口。因而,俄国人文重新以渴望的目光前宽阔的、可通航的阿穆尔河看,因为1689年的尼布楚条约已将他们从这条河那里逐走。
俄国人的兴趣由于中、英之间1839至1842年的所谓的鸦片战争而得到进一步的促进(见第十六章第一节)。作为战争的结果,英国并吞了香港,并在长江流域有了极大的势力。俄国人这时决心在阿穆尔河流域定居,以免英国人下一步获得对阿穆尔河河口的控制,从而堵住他们通往太平洋的天然出口。在仅仅10年的时间里,俄国人实现了他们在这一极其重要的地区的所有目标。他们取得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年青购民古拉·穆拉维约夫伯爵的野心和干劲,他于1847年38岁时被任命为东西伯利亚总督。另一原因是中国的软弱,那时的中国与17世纪中将俄国人从阿穆尔河流域逐走的强大帝国相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