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两极分化的结束(14 / 19)
苏联的承认。另外还有20个国家,包括英国和印度,也承认了这个共和国。但是,美国继续把台湾的蒋介石流亡政府当作中国的合法政府。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同北京的关系甚至在因朝鲜问题而公开决裂以前就已很紧张。相反,1950年,莫斯科和北京签订了为期3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根据该条约的条款,苏联须帮助中国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和实现全面的工业化计划。虽然苏联人提供了条件优惠的贷款,但贷款毕竟还是贷款,而不是补助金。中国为了偿还大量的资本货物、技术援助和军用物资,将自己一半以上的出口物运到了苏联。
1960年,这一中苏联盟开始出现破裂的迹象。北京用攻击"南斯拉大修正主义者"、的略加掩饰的刺耳之言间接地批评了赫鲁晓夫,而莫斯科发言人则以对"教条主义者"和"左倾幼稚病者"的攻击来进行反击。1961年10月,在苏联共产党第22次代表大会期间,赫鲁晓夫和周恩来公开发生了冲突,周恩来离开大会,飞回了北京。大约在这时,苏联人从中国召回了几乎所有的技术专家;1964年2月,中国人明确指责说,苏联人撤走了1,390名专家,取消了257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从中国人的观点看,最糟的是苏联人拒绝中国人分享他们的原子武器或制造原子武器所必需的技术资料和资源。因此,这两个共产党大国之间的不和发展到了彻底分裂的程度,包括不体面的诽谤,意识形态方面的谩骂和全球范围的公开竞争。1964年初,毛泽东对一个法国议会代表团说,赫鲁晓夫注定要垮台,1950年的中苏联盟也因"苏联在意识形态和其他方面一再违反条约"而无效。
共产党世界中这一惊人的重大分裂的根源似乎一定程度上在于国家利益方面的冲突,一定程度上在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国家利益方面的问题由传统的物质原因造成,这些原因包括"生存空间"、边界划分和由不同的发展水平造成的不同的经济利益,等等。苏联的版图相当于中国的两倍半,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哩24人,而中国则是190人。分隔两国的2,000哩长的分界线在苏联地图上已得到精确详细的描绘,但在中国地图上,有些地段仍划为"未定界":帕米尔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区、穆尔河和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一些岛屿以及与蒙古相接的几乎整个边境。这些地区过去曾是中国帝国的一部分,19世纪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