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野猪村里闹饥荒(1 / 3)
野猪村就是我的出生地。全村有150多户接近1000人口,村四周都是深山密林,翠绿的竹林复盖了这块原始的土地。村落就山窝底下,出门一眼望去是一片片贫脊形状大小不一的梯田。这是一个与界隔绝的村落,总面积才25平方公里。村里“二不一缺”,即不通电,不通路,缺粮食。
下午不到5点钟,太阳就落山了,整个村庄沉入一片黑暗,死一般沉静。村里没有通往外面的车路。只有一条坑坑洼洼、弯弯曲曲的像蚯蚓般的小路,这是村里唯一通向外界的路。平时村民要出门只有走这条羊肠小道,从村里到外面的圩场需要走二个多小时。
野猪村的人世世代代没有电灯,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节目,不知道外面世界的色彩。每到晚上,家家点茶油、煤油船灯,不到七点钟就上床睡了,像个与世隔绝的人类。
这个村是全乡乃至全县最边远的山村,日照时间很短,下午不到四点钟太阳就下山了,80%属于冷水田,有光合充足的一亩田可以收成800左右的谷子,冷水田一年中只有夏季可以种单季水稻,产量低,一亩田只收200多斤谷子,村民一年有半年断粮,是出了名的缺粮村。
别的季节种些地瓜、芋子。就是地瓜、芋子也难收成,因为山里野猪太多。所种的地瓜、芋子躲不过野猪的遭塌。
这个村在大森林的脚下,茂密的深山是野猪生存的最适宜环境。这里的野猪不怕人,就是大白天,成群的野猪在山岭上走过,公猪、母猪结伴而行,母猪带着一群仔猪“招摇过市”,根本不把人看在眼里。
每到地瓜、花生、芋子成熟时成群山猪就成群结对象进入无人之境到田里撬动着特殊功能的长嘴巴,熟练地翻出一条条鲜嫩的果实,大饱肚福。一夜之间把整块田地、成片作物洗劫一空。“野猪村”的村名也就是这样形成的。
我住的土坯房子座落在野猪村的山尾下,还是在爷爷手上翻建过。买不起屋瓦片,就自家上山就地取材,割来茅草扎成厚实的草滩盖上屋顶,远远望去,茅屋就象一棵枯萎的乱草,显得孤零零的。
我家很穷,母亲一人苦苦拉扯我们三兄弟。哥哥振北只读到小学四年级就没读了,在家帮助母亲干活。24岁那年哥哥在乡藤椅厂打工认识了一起打工的郑小英。哥哥长得很帅,均匀的身材,白晰的皮肤,还长着一双女人的大眼睛,很容易迷倒女人。哥哥和小英相恋不久就结婚了,成了我的嫂子。
“那个遭天杀的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